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150001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神经内科
出 处:《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年第6期365-365,共1页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摘 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75人,测量并计算脑梗死体积,采集其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凝固后立即3000r/s离心15min取血清,置-80℃保存,共248份标本;对照组为同年龄组健康成人,共30人,采集标本30份。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NSE浓度。数据用均数±标准差,各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及相关分析法。结果 (1)脑梗死组和对照组NSE浓度分别为(7.25±2.14)ng/ml和(3.97±1.12)ng/ml,具有明显差异,P<0.01;(2)血清NSE浓度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梗死体积越大,NSE值越高,各组间均满足P<0.05;(3)脑梗死后NSE呈现动态变化,发病4小时内,变化不明显,6小时后 开始升高,24小时后明显升高,2天时大高峰,并可持续到5~7天,14天时基本恢复到正常;(4)血糖水平与NSE之间一定相关性,血糖水平高者,其NSE值亦高;(5)血清NSE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相关,NSE高的患者,其2周时的预后较差。结论 脑梗死后患者血清NSE升高并呈现一动态变化,它与脑梗死体积及患者的预后相关,且其变化早于影像学改变,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程度的依据之一,对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脑梗死 血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动态变化 临床意义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