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志国[1] 阎志军[1] 沈红[1] 李庆国[1] 戴钦舜[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150001
出 处:《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年第6期388-388,共1页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摘 要: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RNS)治疗脑膜瘤最佳量-效关系及其放射生物学机制。方法 脑膜瘤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2~60岁,平均49.1岁。开颅取患者脑膜瘤组织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的脑膜瘤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FCM)及苔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及并对其生物性状进行鉴定。将培养的脑膜瘤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5、10、15、20、25和30Gy组,模拟X-刀剂量,采用直线加速器常温下照射。于照射后2、6、12、24、48、72和96h采用FCM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试PCNA、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于照射后2、4和48进行光、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 光镜、电镜观察结果:不同剂量X线照射脑膜瘤细胞后,经光镜检查,可见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但15~25Gy,24h~48h细胞损害较重。电镜下于15Gy,48h时细胞发生典型凋亡改变。 结果:X线诱导细胞凋亡平均最佳剂量为20Gy,平均最佳检测时间为24h,平均凋亡率为(57.65±15.52)%,与对照组[平均凋亡率为(9.26±1.26)%]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线照射前、后P53、Bcl-2和PCNA基因蛋白表达不同。结论对于疗效,并非剂量越大效果越好,这可能与脑膜瘤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尽管影响剂量选择的因素很多,但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可能与一些基因蛋白的表达有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