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眼科,宜昌443001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出 处:《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Journal of Practical Training of Medicine
摘 要:目的:评价带可调节缝线的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85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带可调节缝的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术组)37例(44只眼)和对照组(传染小梁切除术组)37例(41只眼)。并对两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0-12个月,治疗组37例(44只眼)和对照组37例(41只眼)相比,功能性滤过泡分别为95.5%和75.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35,P<0.05)。浅前房出现率分别为6.8%和12.2%,低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27%和9.76%,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月,治疗组平均眼压为15.1±2.18mmHg,对照组发压为18.40±1.89mmHg,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7.5,P<0.01).两组均无滤过泡渗漏患者,所有病例手术前、后视力和视野基本保持不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带可调节缝线的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术可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其近期疗效 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且操作安全,简单,易于掌握,因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关 键 词:可调节缝线 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术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