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凤娟[1] 高怡瑾[1] 翟晓文[1] 陆铸今[1] 马伴吟[1]
出 处:《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第4期219-220,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摘 要:为提高对急性白血病 (AL)、淋巴瘤 (ML)患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分析14例AL、ML发生ARDS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问题。资料显示 ,14例ARDS均有三凹症、呼吸窘迫、口唇发绀、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Hg、氧合指数 (PaO2/FiO2)≤200mmHg。9例于化疗诱导、巩固期严重感染后发生 ,其中肺部感染6例 ,败血症休克3例 ,确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5例。14例ARDS患儿于疾病高峰期胸部X线均显示肺间质改变伴广泛肺泡渗出浸润 ,病变多累及全肺或>1/2肺。应用抗感染、休克、纠正酸碱平衡、IVIG及G_CSF支持治疗 ,14例早期经鼻或面罩吸氧 ,5例病程中接受机械通气 ,2例分别用吸入一氧化氮 (NO)及气道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恢复2例 ,死亡5例 ,放弃治疗7例。表明AL、ML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突然呼吸增快 ,应列为高危病例进行密切观察和血气随访 ,积极治疗 ;通气方式选用甚为重要 ,对常规吸氧难以纠正低氧血症者及早建立人工通气 ,实行高频通气 ,早期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NO等治疗 ,可能会提高抢救成功率 。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