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文喜[1]
出 处:《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摘 要:本文围绕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对技术价值的伟大批判这一论旨。比较了他们的技术本质观 :由于海德格尔无视马克思的“技术”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的分析 ,而将不可言说的“存在”视为一切技术行为的可能性条件 ,这就决定了海德格尔无法发现马克思讨论“技术问题”的“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主导倾向 ,无论明言与否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生产和技术关系的思考 ,其思想的公分母乃是所谓的“技术”本质归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自然”关系 ,这种对“技术”的“解构” ,与马克思的“技术的逻辑”具有很大的异质性。
分 类 号:N02[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