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本质观

作品数:10被引量:4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梅其君陈凡吴书林李卉郭晓晖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理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人造物”的本质回归——论拉图尔对技术本质观的批判与重构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6期41-47,共7页左璜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30417);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基金项目(2013M531858)成果
已有关于技术人造物的本质认识主要存在客体和工具两种隐喻,始终囿于自然与社会、人与物的二元对立思维传统。基于反二元论的立场,拉图尔依托对现代性的批判与符号学思想,提出了技术人造物的行动者网络隐喻。立足行动者网络隐喻,拉图尔...
关键词:技术人造物 隐喻 行动者网络 实作论 技术解释学 正本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观的比较研究
《学理论》2011年第15期28-30,共3页吴书林 
四川师范大学项目"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思想比较研究"(10QNW04)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对"技术",尤其是对技术的本质,这一对社会起重要作用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故从技术的存在论视野和技术的异化与座架两个角度来比较二人的技术本质观,能够促进对二者技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 海德格尔 技术本质观 
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的实践哲学解读被引量:5
《学术研究》2011年第6期8-12,24,共6页吴书林 
四川师范大学项目"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思想比较研究"(10QNW04)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马克思哲学逐渐被理解为实践哲学,有必要立足于此,从技术作为实践活动的一种样式、作为生产的核心概念和作为社会形态的指示器三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的技术本质观,以期在促进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研究的同时,加强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探索。
关键词:实践哲学 技术本质观 生产 社会 
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的文化哲学视阈——兼论对西方哲学技术本质观的超越被引量:7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471-476,共6页于春玲 李兆友 
辽宁省2008年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08BZX003)
流行于国内外学界的"劳动资料说"是对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的知识论误读,造成了对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真实意蕴的遮蔽。事实上,马克思立足文化哲学的视阈,回答了技术本质的问题。在他看来,技术不是单纯的"物质手段"、"工具"或"劳动资料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 技术本质观 文化哲学 知识论哲学 
伯格曼“装置范式”的技术本质观解析被引量:5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23-28,共6页傅畅梅 陈凡 
伯格曼受库恩"范式"思想的启发,把"范式"的思想应用于技术,认为技术凝结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因素,技术的"范式"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现代技术的"范式"结构是"装置范式"。"装置范式"的技术本质观超越了海德格尔"座架"的思想,实现了从对...
关键词:装置范式 伯格曼 本质 现代技术 
作为生活方式的技术——论温纳的技术本质观被引量:1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51-154,共4页梅其君 
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西方自主论技术哲学研究"。
定义技术的困难就在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化的社会中。作为生活方式的技术重塑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形式,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技术作为生活方式的思想,指明了现代技术这种无所不包的性质,揭示了整个社会的...
关键词:温纳 技术 生活方式 本质 
埃吕尔与温纳的技术本质观之比较被引量:1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8期43-46,共4页梅其君 
埃吕尔给技术下了一个本质主义的定义,温纳对技术采取了非本质主义的描述;埃吕尔认为技术已成为一种环境,温纳则认为技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所讨论的技术都是广义的技术。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本质观的意义就在于他们指明了现代技术...
关键词:埃吕尔 温纳 技术 本质 
费恩伯格技术本质观评析被引量: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9期49-53,共5页朱春艳 陈凡 
文章从四个方面剖析了费恩伯格对现当代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技术本质观的批判,阐述了费恩伯格在技术本质问题上的观点即他的"工具化理论",进而探究了费恩伯格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社会条件。
关键词:费恩伯格 技术本质观 工具化理论 理论渊源 技术实体主义 
技术的本质:在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之间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张文喜 
本文围绕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对技术价值的伟大批判这一论旨。比较了他们的技术本质观 :由于海德格尔无视马克思的“技术”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的分析 ,而将不可言说的“存在”视为一切技术行为的可能性条件 ,这就决定了海德格尔无法发现...
关键词:技术本质观 技术价值 马克思 海德格尔 
试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海德格尔的启示被引量:7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1期1-6,共6页郭晓晖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对技术的工具性规定只抓住了技术的“正确的东西”,但却没有抓住技术的“真实的东西”也即技术的本质;而要抓住技术的本质,我们就必须“通过正确的东西来寻找真实的东西”。本文在海德格尔这一思想的启示下,首先...
关键词:海德洛尔 技术本质观 技术价值负荷 方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