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倪睿[1] 王志宏[1] 吴新年[1] 汪云九[1] 李东光[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01 [2]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3年第4期362-374,共13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中国科学院脑-智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893340-06.69835020)资助项目
摘 要:主观轮廓现象的研究对于探讨人类视觉系统中物体识别的形成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众多研究表明,在运动和体视中形成的主观轮廓,是由于存在着不能匹配的部分而产生的,通过心理物理实验的研究,试图说明Kanizsa类型主观轮廓同样产生于不能匹配的信息,实验中采用了不同运动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收缩扩张运动)的Kanizsa主观轮廓。结果表明,无论在哪种运动方式下,当图形和背景单独运动时,主观轮廓的感知都得到了增强,并且两种运动间没有产生明显的感知强度差异,而在图形和背景同时运动的情况下,则没有产生主观轮廓增强的现象,通过分析发现,运动中的主观轮廓增强效应是由于不能匹配信息的增强而产生的,这就间接地表明,视觉系统对于不能匹配信息的处理是主观轮廓形成过程中关键的步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