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雄达
出 处:《小演奏家》2003年第9期46-46,共1页
摘 要:谐谑曲又称诙谐曲,是一种三拍子节奏明快、情绪热烈的舞曲。一般都采用复三段体的曲式,在前后的急速快板之间,总会出现一段优美动听、流畅如歌的旋律。谐谑曲在17世纪早期多半用于声乐曲和钢琴曲,后逐渐成为管弦乐曲或交响曲中替代小步舞曲的第三乐章,伟大的贝多芬则将谐谑曲运用到乐队演奏的创始者。之后,一些作曲家将谐谑曲这一体裁,写出了不少供各种器乐演奏的作品而广受欢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