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振东[1] 赵宇阳[2] 吉洁[3] 宋雪[1] 王淑贤[1] 柳逢春[1] 贾丽美[1] 李晓陵[4]
机构地区:[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T科,河北承德067000 [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3]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第15期4202-420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河北省科技厅课题(No.12276104D-20)
摘 要: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与宫颈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经临床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获得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图,利用基础像在灌注图中相应位置分别测定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选取与灌注部位相对应的手术标本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MVD。结果肿瘤组BF、MTT、BV、PS值分别为84.12±39.41;4.05±1.42;5.46±2.06;13.32±2.68,对照组相应数值分别为52.24±21.35;3.01±0.96;3.69±2.01;10.87±4.06。两组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BF值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31;0.604、0.715;0.609,0.513;0.759;均P<0.05)。结论宫颈癌CT灌注参数BF与MVD之间存在相关性,CT灌注成像能比较准确地在活体上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况,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较离体、有创的免疫组化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方法有一定优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