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对临床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易善永[1] 廖斌[1] 

机构地区:[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四川泸州市646000

出  处:《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第1期88-9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摘  要:1986年Murry等[1]首次提出了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PC)的概念,即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可以延缓或减轻组织后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心肌保护开辟了一崭新的领域.IPC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发生于两个不同时相;早期保护作用于IPC后立即出现,2~3h后消失(经典时相),之后数小时出现第二窗的保护作用(延迟时相)并可持续72h.IPC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强的内源性心肌保护机制.近年来,广大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动物试验研究,而对人类心肌保护临床研究较少.我们综合近年来对IPC的研究成果,对IPC对人类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关 键 词: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IPC 心脏外科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