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善永

作品数:17被引量: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心肌保护心理行为干预患者免疫功能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医学写作杂志》《中国综合临床》《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肺隔离症24例报告被引量:1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第6期518-519,共2页陈圣杰 廖斌 易善永 詹福生 
关键词:肺隔离 诊断 手术治疗 
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脏直视术后心肌保护效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中国综合临床》2005年第9期812-814,共3页陈圣杰 廖斌 易善永 邓明彬 詹福生 李新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心脏直视手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2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ST.Thomas′s停搏液组)、实验组(ST.Thomas停搏液中加入Egb761,每1000mlST.Thomas停搏液中加入50mlEgb761)...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 银杏叶提取物 心肌保护 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临床分析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503-505,共3页廖斌 易善永 邓明彬 詹福生 李新 
目的 :总结冠脉搭桥术 (CABG)在治疗冠心病中的近期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 :2 0 0 2年 12月~ 2 0 0 4年 4月间我们为 1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采用低温冷血间断灌注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 14 0± 5 2min ;升主动脉阻断...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疾病 临床效果 
先天性短食管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中国综合临床》2004年第10期910-911,共2页易善永 廖斌 詹福生 陈圣杰 李向楠 
目的 总结先天性短食管 (CSE)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12例CSE ,其中 7例症状轻者采用体位、饮食、药物、扩张术等保守治疗 ;5例症状重 ,经保守治疗疗效差者行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包埋缝缩术。结果  7例症状轻者经保守治疗症状消...
关键词:食管畸形 胸胃畸形 误诊 
胃肠减压在预防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恶性呕吐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年第10期1606-1607,共2页邓明彬 周莉 廖斌 易善永 李新 
目的 :观察胃肠减压在防止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年龄在 2~ 1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6 0例 ,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术后经鼻安置胃管 ,麻醉清醒、拔...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减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40例临床分析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4年第12期1025-1026,共2页邓明彬 廖斌 易善永 詹福生 陈圣杰 李新 
目的:评价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6~2004.2月,完成了40例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全部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比较术前及术后6~12mo心脏彩色超声结果,并对左心...
关键词:二尖瓣 瓣下结构 心脏瓣膜转换术 
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244-245,共2页易善永 廖斌 詹福生 陈圣杰 李向楠 
关键词:肺隔离 诊断 手术治疗 
腺苷对婴幼儿TOF根治术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易善永 廖斌 詹福生 邓明彬 陈圣杰 李向楠 
目的:探讨腺苷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法洛四联症(TOF)患儿随机分为腺苷组和对照组,腺苷组在术前静脉滴注腺苷,总量为1.5mg/kg。观察两组心肌电生理指标,正性肌力药用量,分别于转流前、开放循环后30mi...
关键词:腺苷 婴幼儿 根治术 心肌保护 临床研究 法洛四联症 超微结构 
外源磷酸肌酸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1期41-43,共3页陈圣杰 廖斌 易善永 邓明彬 詹福生 
目的 :探讨外源磷酸肌酸 (CP)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0例室间隔缺损 (VSD)患儿 ,随机分为CP组和对照组 ,CP组在ST .Thomas′s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 (每 10 0 0ml中加入 2 5 g磷酸肌酸钠 )。观察两...
关键词:磷酸肌酸 未成熟心肌 心肌保护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缺血预处理对临床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第1期88-91,共4页易善永 廖斌 
1986年Murry等[1]首次提出了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PC)的概念,即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可以延缓或减轻组织后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心肌保护开辟了一崭新的领域.IPC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发生于两个不同时相;早...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IPC 心脏外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