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下失语症的特点及其相关机制探讨  被引量:8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chanism of subcortical aphasi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单春雷[1] 于美霞[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省南京市210029

出  处:《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4期720-72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摘  要:皮质下失语症是指病变部位局限于丘脑、基底核-内囊区、脑室周围白质的失语症。其可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皮质下失语综合征,主要包括丘脑性失语症和基底核性失语症。也可表现为其他各种类型的失语症。对其机制目前主要有3种解释:①神经功能联系不能理论:即皮质下病变阻断了皮质下与皮质的功能联系,使皮质区因传入减少而发生功能和代谢下降,导致失语。所伴随的皮质低灌注是低代谢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②皮质下结构参与语言活动,其损害直接导致失语。③皮质下损害导致皮质的血流低灌注(血肿影响、缺血半暗带),由此引起失语。目前最多达到共识的是对第一种解释。

关 键 词:皮质下失语症 病变部位 神经功能 病因学 

分 类 号:R7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