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院 [2]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75-79,共5页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摘 要:本文首先指出在文学研究中对原有研究范式进行追问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 ,作者从知识学的角度对社会文化的表征系统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际上是权力和话语关系的再现 ,权力阶层决定表征的主体、对象、内容和形式 ,并由此形成了主流 /西方知识体系与边缘 /非西方生活世界的对立和悖论。而边缘族群若要获得文化上的平等权利 ,就必须采取非主流的方式对这种表征进行抵抗或颠覆 ,在清理主流经典遗产、纠正其中的曲解和误读的同时 ,以自己有效的表征系统进行自身的文化诉求 ,以此取代或覆盖主流表征系统中对自身的忽略、歪曲和负面误读。主流和边缘的文化表征间持续不断的对抗、调停和再现 ,构成了历史文化的发展史。作者简要分析了以盖茨和贝克为代表的美国非洲裔理论家的学术努力 ,指出其策略和理论意识均值得学界借鉴。作者认为中国的美国文学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 ,应当超越平面综述和译介的阶段 ,深入下去。其中 ,科研与教学的脱节 ,教学中的简单照搬和移植比较严重。其结果使学生看不到文学事实和结论相对其自身的历史关联 。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