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蕨属(鳞毛蕨科)的亚洲起源:来自rbcL序列的证据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春香[1] 陆树刚[2] 杨群[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2]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650091

出  处:《科学通报》2004年第9期874-878,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对60种(包括新测定的我国西南部的耳蕨和贯众属植物23种)广义耳蕨属polystichumsensulato(s.l.)植物的rbcL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根据通过相对速率检验支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和rbcL基因的进化速率,估算广义耳蕨属起源和发生分歧的时间.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所分析的广义耳蕨属(包括贯众属Cyrtomium和鞭叶蕨属Cyrtomidictyum)构成一个单系群,支特广义耳蕨属的成立,位于系统树基部的支系均由来自亚洲的种类构成,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其余种类构成另一个支系.系统发育分析及分歧时间的估算结果显示,广义耳蕨属在晚白垩世晚期(约76Ma)首先从亚洲起源,在始新世早期(约46Ma)扩散到世界各地.

关 键 词:耳蕨属 起源 RBCL 基因序列 最大简约法 邻接法 系统发育 鳞毛蕨科 

分 类 号:Q941[生物学—植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