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小英[1] 杨娜[2] 吴玉香[2] 赵晓明[2]
机构地区:[1]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系,天津 [2]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
出 处:《农业科学》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山西农业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XD201203);山西省人才引进与开发专项基金。
摘 要:采用秋水仙碱琼脂凝胶涂抹法,处理罗勒(Ocimum basilicum)幼苗茎尖生长点,研究罗勒同源四倍体种质创新的最佳诱变时间。实验证明,0.2%的秋水仙碱诱变72 h,诱变率最高,为32%。和对照株形态比较得知,诱变株矮壮,节间缩短;子叶大且肥厚,脱落时间延迟;生长发育受抑制;真叶出现晚,叶形不对称,叶面凹凸不平,出现卷曲叶、勺状叶等变异;叶色浓绿。统计学分析表明,诱变株较对照株,株高显著降低,第一节间距显著缩短,茎杆显著增粗,叶形指数显著减小,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叶片厚度显著增加,第一真叶下表皮单位面积气孔数显著减少,每气孔叶绿体数显著增多,气孔长宽比显著减小。从诱变株与对照株的初步形态变异表明,罗勒的多倍体诱变是成功的, 诱变株的细胞学鉴定和性状稳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3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