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薇雅
机构地区:[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平原城市气象与环境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四川省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工程实验室,四川 成都 [2]宁夏石嘴山市气象局,宁夏 石嘴山
出 处:《自然科学》2024年第5期965-980,共16页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摘 要: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地表特征,研究该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对指导当地防灾减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CHM_PRE数据集,通过百分位阈值法计算极端降水阈值,并将阈值与极端降水指数强降水量(R95P)定义结合,计算出强降水量,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t检验、M_K突变检验以及小波分析,对青藏高原区域的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 青藏高原的极端降水平均阈值为12.43 mm,其空间分布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阈值最大的区域位于林芝市察隅县,阈值最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地区。2) 青藏高原地区年和春夏秋季的强降水量空间分布与极端降水阈值的空间分布相近,都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 近51年青藏高原年和夏季强降水量表现明显的年际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他季节的变化趋势较小。4) 近51年青藏高原年、春、夏和秋季的强降水量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大于呈减少趋势的区域。青藏高原东部、中部偏南的小部分区域基本呈减少趋势,其余区域则为增加趋势。5) 近51年青藏高原年和春季的强降水量变化周期以17年左右为主。夏季强降水量主要的变化周期是17年左右,此外,还存在26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秋季强降水量则存在25年、12年和3年三种周期,其中25年左右的周期最显著。6) 通过进行M_K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得到近51年青藏高原地区的年强降水量在2012年发生突变;春季在2002年发生了突变;夏季在2012年发生突变;秋季在1999年发生突变。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possesses unique topographical features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Investig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is area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loc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effort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we employed the CHM_P
关 键 词:强降水 时空变化特征 小波分析 突变分析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P46[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2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