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卓煜珺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出 处:《世界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8-13,共6页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40年代创作的反映抗战时期平民生活的小说《寒夜》是其写“小人物”形象的巅峰之作。小说一改作者过去多写青年革命者和封建大家庭的题材,把笔触投向社会底层的受压迫者,描写他们的悲剧人生。在这种风格沉闷化的转变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式的叹息。本文以契诃夫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和巴金被誉为“掌握了契诃夫现实主义精髓”的《寒夜》为例,比较分析两部同样叙写了“小人物”悲鸣与哀叹小说的相似点和差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