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

作品数:1501950被引量:1814958H指数:25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永臻曾光明岑可法宁平周启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保护废水处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安全生产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潩河(许昌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被引量:4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5期138-144,I0013,I0014,共9页安婉玉 郝子垚 黎亚辉 于鲁冀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204-002)。
清潩河是典型的基流匮乏型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差异明显,为探究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关联性,于2021年7月在清潩河(许昌段)开展浮游生物及环境因子调查,基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水体污染程度,并利用...
关键词:清潩河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水质标识指数 
近50a洱海水环境演变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被引量:5
《湖泊科学》2023年第4期1296-1305,I0010,共11页高思佳 侯泽英 吴越 储昭升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401003)资助。
基于19712020年近50年洱海湖区主要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M-K检验和GAMs模型定量解析了洱海水质的年际变化趋势,采用多元回归法综合分析了洱海水环境演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50年来,在流域发展与湖泊保护双轮驱动的作用下,洱海水...
关键词:洱海 水环境 演变趋势 驱动因素 
基于水质荧光指纹法的湖泊污染溯源研究——以太湖流域滆湖为例被引量:4
《湖泊科学》2023年第4期1330-1342,共13页巢波 蔡永久 徐宪根 李明宝 胡国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0023,U2240208);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301-001-05);江苏省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CE20205037)联合资助。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加剧了湖泊原有功能的退化和丧失,因此污染治理成为了湖泊功能恢复和可持续发挥的必要条件,但如何实现污染精准溯源又是污染治理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以太湖流域滆湖为...
关键词:水污染溯源 滆湖 水质荧光指纹法 污染源类型 污染源时空影响特征 时空相关性 
生物多样性导向的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效果被引量: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年第4期1552-1561,共10页孟婷婷 董月群 闻丞 薛晓飞 冒建华 黄越 李丹 汪洋 徐开翔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3-001)。
在再生水补给型河道开展水生态修复并监测分析其效果,有助于提升再生水补给河道的生态健康水平。在北京市萧太后河老河道开展全营养级生态修复并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通过生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分析水生态系统变化。结果表明...
关键词:生态系统重建 再生水 生物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 指示物种 水质改善 
生态修复河流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年第4期1562-1572,共11页王革林 于鲁冀 王莉 范鹏宇 刘萌硕 黎亚辉 谷立坤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5ZX07204002-004,2012ZX07204004-001)。
为明确生态修复类型河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以许昌市清潩河为例,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生态修复措施对河流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碳氮硫功能菌群在生态修复措施中的净化作用及水体病...
关键词:清潩河 微生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合成树脂及塑料》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林欣 李学艳 陈永泽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5003)。
综述了现阶段去除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催化剂的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情况,现有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制备工艺存在表面金属离子状态不稳定、不耐负荷等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性能,研究了氮掺杂碳材料包覆过渡金属催化剂,发现氮掺杂碳材料能...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氮掺杂碳材料 催化 废水处理 
水体高pH值对滇池生态修复的潜在影响被引量:3
《水资源保护》2023年第4期26-31,共6页王寿兵 隗琪 陈浩 姜钇茹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ZX07102-004)。
针对滇池存在pH值和蓝藻浓度双高的生态问题,利用自动监测周报数据,分析了2004—2018年滇池最有代表性的观音山断面pH值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在该时段内,pH值超标率普遍较高,极端pH值高达10.4。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高pH值对滇池生态修复中...
关键词:高PH值 生态修复 蓝藻 水华 内源污染 滇池 
滇池藻毒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环境科学研究》2023年第8期1498-1507,共10页罗婧 陶冕 李冲 李涛燕 王绍艳 蒋昌李 程云轩 段平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A0605202);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No.2015FY110900);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2ZX07102-004)。
滇池频繁暴发蓝藻水华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为实现对滇池水体藻毒素(MCs)的快速监测,厘清其时空分布特征和驱动因子,通过对滇池33个点位的调查采样,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UPLC-MS/MS)开发了在线固相萃取同时测定地...
关键词:藻毒素(MCs) 滇池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UPLC-MS/MS) 
浅水湖泊底泥细菌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营养盐驱动因素
《地球与环境》2023年第4期377-387,共11页钟美芳 张化永 王华林 王中玉 田旺 黄头生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204-007)。
为探究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底泥中细菌群落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本研究以安徽八里河湖为例,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手段并结合底泥的营养盐理化性质,分析了底泥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营养盐的相关性关系。结果显示...
关键词:16S rRNA 富营养化湖泊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年第4期1354-1363,共10页张家根 黄天寅 陈书琴 武宇圣 庞燕 许秋瑾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301-006-06)。
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南四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劣解距离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TOPSIS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4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Cr、Cu、Ni、Zn、Pb、Cd、As)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并与我国五...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湖泊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空间分布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