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作品数:113369被引量:152456H指数:1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万永革刘杰石耀霖徐锡伟李小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地震预报地震灾害抗震救灾地震前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地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接收函数方位变化的青藏高原地壳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5年第3期313-326,共14页杨宜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04048);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022KJXX-2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4JC-YBMS-219,2020JQ-979)。
地震各向异性提供了地壳和地幔在过去及现今变形情况等关键信息,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及深部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接收函数是探测地下速度间断面、物质组成和各向异性的常用手段,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近年来,基于接收函数方位变化分析地...
关键词:青藏高原 接收函数 各向异性 S波分裂 动力学过程 
郯庐断裂中南段地壳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夏心茹 江国明 赵大鹏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郯-庐断裂带大震孕育成灾规律研究(2024ZD1000405))。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为中国东部规模最大且第四纪活动性最为显著的活动断裂,该断裂带不仅存在地震频发区,还存在地震空区,在南段的郯城1668年曾发生过8.5级大地震。为揭示该断裂带地壳速度结构,探讨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地壳速度结构 地震活动性 
短周期密集台阵深部地壳结构探测研究进展被引量:2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5年第2期131-147,共17页田小波 沈旭章 魏运浩 刘震 杨旭松 黄河 张良雨 金睿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30308,42230305)。
由于穿透能力强,天然地震接收函数成为壳幔结构探测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随着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认识程度的提高,台间距相对较大的宽频带台阵已无法满足壳幔结构高分辨率探测的需求.短周期密集台阵采用频率较高的便携式数...
关键词:地壳深部结构 短周期密集台阵 接收函数 地震成像 
Moho反射波噪声干涉方法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成像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5年第2期167-181,共15页马小军 吴庆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2030310)。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连续波形记录,采用台阵噪声干涉技术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Moho面PmP反射波,利用已有的区域三维地壳速度模型,采用沉积层校正方法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地壳初始模型,进而对噪声互相关函数进行...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噪声干涉技术 Moho面反射波 基准面校正 地壳厚度 
密集台阵主动源与被动源联合探测珠三角地壳结构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5年第2期193-200,共8页魏运浩 杨海燕 李玮 王高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40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1604048)。
基于密集台阵的远震接收函数探测与人工地震测深使用相同的观测系统、观测仪器,人工地震测深的优势在于构建地壳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模型,密集台阵接收函数成像的优势在于构建地壳几何结构模型,密集台阵主动源与被动源的联合探测方法可...
关键词:人工地震测深 短周期密集台阵 珠三角地区 
短周期线性密集台阵揭示宣城地区浅部地壳速度结构及断裂发育特征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5年第2期201-214,共14页方捷 姚华建 李杰 李俊伦 周桂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YFC300070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25401)。
宣城市位于东南丘陵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区内经历多期构造活动,地质构造复杂且断裂十分发育,开展宣城地区浅部速度结构和断裂带探测,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区内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还可以为区域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参...
关键词:背景噪声成像 H/V谱比 拓距相移 地壳浅层结构 断裂带探测 地震灾害预防 
虚拟震源地震探测方法及其应用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5年第2期215-224,共10页张明辉 徐涛 田小波 唐国彬 刘震 白志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041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1-02);山东航空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801002018315)。
SsPmp震相是远震直达S波在地表激发的下行P波在Moho面反射的震相,具有信号能量大、信噪比高、不易受近地表沉积层和地壳小尺度结构扰动的影响等优势.虚拟地震测深方法(VDSS)是近年来发展的利用SsPmp震相与直达Ss波震相的到时差来研究地...
关键词:虚拟地震测深方法 SsPmp震相 地壳结构探测 
折射Pg波层析成像揭示兴蒙造山带及其邻区上地壳结构
《地学前缘》2025年第2期346-356,共11页曹力夫 王海燕 李文辉 侯贺晟 王光文 庞永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4115);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217,DD2022164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07YFC0601301)。
兴蒙造山带是由众多微陆块、岛弧、增生楔和蛇绿岩(洋壳残片)等构成,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西伯利亚和华北板块最终拼合等重要信息,其演化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兴蒙造山带及邻区各地质体之间的...
关键词:宽角反射与折射 兴蒙造山带 松辽盆地 二连盆地 地震层析成像 
利用面波直接反演方法研究滇西北地壳三维S波速度结构
《地震工程学报》2025年第2期458-467,共10页茶文剑 王伟君 张圆缘 黑贺堂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CEAIEF20220402);云南省地震局科技人员传帮带项目(CQ3-202100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23Z03-02);云南省地震科技创新团队(CXTD202411)。
我国滇西北地区(25°~27°N,99°~101°E)是川滇菱形地块西边界所在区域,由于构造运动活跃,是我国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孕震结构。文章利用该地区69个短周期流动台站2020年记录的连续波形,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计...
关键词:滇西北地区 背景噪声 面波直接反演方法 地壳S波速度结构 孕震环境 
基于密集GNSS的华北地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特征
《地震学报》2025年第2期169-181,共13页李奇 普运伟 王岩 刘昱岑 
华北地区作为内陆典型的伸展断陷区和强震活动区,在东部太平洋俯冲和西部印度大陆碰撞的双重构造作用和地下水过量开采的背景下,其垂直形变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为定量分析华北地区现今的地壳垂直形变特征,对收集整理的1406个GNS...
关键词:华北 GNSS 垂直形变 构造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