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作品数:4151被引量:6357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万卫星刘振兴史建魁刘立波宁百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电离层太阳风磁暴磁层等离子体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史建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西洋低纬度Acsension IS台站强区域型扩展F发生率统计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第10期114-118,共5页王铮 史建魁 王国军 王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4137;41674145;41474137);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
使用位于南半球大西洋的低纬度Acsension IS台站(7.9°S,345.6°E;磁纬2.3°S)的DPS型数字测高仪在2004年探测的扩展F数据,对该台站上空的电离层扩展F、特别是强区域型扩展F的发生率特性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探测到的扩展F类型是频率...
关键词:低纬电离层 扩展F 数字测高仪 区域特性 赤道等离子体泡 
地球磁层极尖区场向电子事件期间能量特性研究
《空间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849-856,共8页史建魁 张子迎 TORKAR Klaus 王铮 程征伟 王国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146,41474137,41574150);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根据Cluster卫星2001年9月30日在北半球极尖区观测到的一次强扰动场向电子事件数据,分析研究了这次事件期间场向电子的能量特性,讨论了场向电子对太阳风能量向磁层的传输和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能量传输的作用.分析认为,这次电子扰动...
关键词:极尖区 场向电子 能量特性 电离层起源 
中纬地区日间类扩展F不规则结构的观测研究被引量:1
《空间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875-880,共6页肖赛冠 肖佐 史建魁 张东和 郝永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4135;41131066);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空间中心重点培育方向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基于高频多普勒观测,研究中纬地区日间类扩展F现象及其与其他电离层扰动现象的关联.结果表明:日间类扩展F具有出现时间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与其他电离层扰动相互伴随等特征;形态特征表现为回波弥散(与夜间扩展F相似),弥散回波的频移...
关键词:电离层扰动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 中纬电离层 日间类扩展F 
行星际磁场B_y分量对磁尾场向电流的控制作用
《空间科学学报》2016年第2期139-146,共8页程征伟 史建魁 刘振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169;41474137;41274146);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利用Cluster卫星的磁场探测数据及ACE卫星的行星际磁场(IMF)探测数据,研究了IMF B_y分量(IMF|B_y|<10nT)对磁尾等离子体片边界层(PSBL)区场向电流发生率和密度的影响.研究显示:与IMF B_y分量为负时进行比较,IMF B_y分量为正时场向电流...
关键词:场向电流 等离子体片边界层 行星际磁场B_y分量 
低纬地区暴时电离层电子柱含量扰动变化研究被引量:1
《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1160-1164,1188,共6页史建魁 张冬 王霄 王国军 王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74146);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
利用双频GPS接收机的观测数据研究了低纬度(海南,19.5°N,109.1°E)地区电离层电子柱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在2012年7月15-17日磁暴期间的扰动变化特征.在该磁暴期间的15、16日分别观测到了电离层正、负相暴,电离层垂直柱电...
关键词:电离层 电子柱含量 暴时特性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东亚电离层不规则体特性被引量:2
《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627-633,共7页尚社平 史建魁 张北辰 王霄 武顺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83;40890164);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利用2003年7月-2005年6月东亚110°E子午线附近的全球定位系统观测资料,对东亚区电离层不规则体形态特性及其随磁纬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在处于磁纬±10°以内的磁赤道区,海南和东南亚台站存在明显的电离层不规则体活动,海...
关键词:东亚区 110°子午线 电离层不规则体 
磁暴期间极尖区场向电子事件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第6期1693-1699,共7页张子迎 史建魁 程征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146);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
根据Cluster卫星在中高度极尖区的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两次连续磁暴期间极尖区场向电子事件的持续时间以及与Dst值和Dst时间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磁暴期间场向电子事件的持续时间的范围为6~54 s,大多数场向事件的持续时间小于34 s...
关键词:极尖区 场向电子 暴时特性 
中性原子成像探测的物理设计与仿真被引量:5
《空间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341-351,共11页路立 S McKenna-Lawlor J Balaz 史建魁 杨垂柏 罗静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04060204);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08007)共同资助
研究了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星座(MIT)卫星计划中高能中性原子成像仪(NAIS-H)探测方案的原理设计和模拟仿真.以双星中性原子成像仪设计思想为基础,依据MIT卫星计划的总体科学目标和磁层卫星的轨道环境及相应自旋姿态,给出中性原子成像...
关键词:能量中性原子 自旋姿态 环电流 
基于海南VHF雷达观测的低纬E区场向不规则体研究被引量:3
《空间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53-62,共10页尚社平 史建魁 阎敬业 杨国涛 王霄 燕春晓 王继红 吴琼之 南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90164,40874083);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利用海南VHF雷达(19.5°N,109.1°E;磁纬8.1°N)在2011年7月15—22日期间的连续观测数据,对东亚低纬3 m尺度电离层场向不规则体(FAI)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间,E区场向不规则体几乎每天发生,既可发生于夜间,也可发生...
关键词:东亚低纬区 海南VHF雷达 E区场向不规则体 
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泡的多仪器同时观测被引量:2
《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66-71,共6页王国军 史建魁 程征伟 王霄 尚社平 ZHEREBTSOV G 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146;41374169);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根据海南电离层观测站测高仪、闪烁监测仪和中华一号卫星的观测数据,对2004年4月23日三种仪器同时观测到的电离层等离子体泡事件进行了分析.测高仪从14∶30UT到17∶45UT观测到了强区域型扩展F现象,闪烁监测仪观测到闪烁现象出现的时间...
关键词:扩展F 闪烁 电离层等离子体泡 多仪器观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