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110)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桑农杨坤王珍姜惠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语文》更多>>
相关主题:艺境《采莲曲》悲剧《雨巷》《流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梁宗岱《象征主义》对中西诗学术语互释的构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373-375,共3页杨坤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110)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将情景与灵境、含蓄与暗示、通感与契合、比兴与象征等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诗学术语进行比对互释,从而建构了中西诗学互释空间,加深了人们对中西诗学互释的理解。这既是对古典诗学的升华与发挥,也是对西方诗学的补...
关键词:梁宗岱 象征主义 中国古典诗学 西方诗学 对比 互释 
从悲剧到境界:王国维和朱光潜的美学转向
《学语文》2014年第2期46-47,共2页桑农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现代美学语境中的境界理论研究”(2010sk110)阶段性成果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二十世纪初。王国维是第一位致力于美学研究并成果卓著的学者。堪称中国现代美学的先驱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尽管有一些美学著作相继问世,但多为介绍性的小册子,唯有朱光潜的论著自...
关键词:美学转向 朱光潜 王国维 悲剧 中国现代美学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维和 二十世纪初 
朱湘与戴望舒对诗歌音乐美的不同追求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629-631,共3页姜惠 王珍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110)
朱湘和戴望舒二人在追求诗歌外在音乐美上找寻的路子是相同的。戴望舒在后期转而追求诗歌内在音乐美,这种前后诗艺观的变化正是戴望舒在朱湘探索基础上的发展。他们在诗歌探索中从各自的情感经验出发,将诗歌的音乐美推向极致,并形成互...
关键词:朱湘 《采莲曲》 戴望舒 《雨巷》 音乐美 
《深夜倚栏》的艺境诠释
《学语文》2012年第1期48-48,共1页桑农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现代美学语境中的境界理论研究”(2010sk110)阶段性成果
宗白华的诗集《流云》初版于1923年。耍算是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小诗创作的殿军。1947年,曾以《流云小诗》之名重版。1986年,也即宗白华临终之前.将其全部收入美学文选《艺境》之中。在该书前言里,作者为“飘逝的流云”得以复归而欣喜...
关键词:《艺境》 诠释 《流云小诗》 《流云》 美学思想 宗白华 理论文章 诗歌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