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5041)

作品数:41被引量:796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卞新民曹卫星周治国倪绍祥孟亚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水稻GIS棉花地理信息系统作物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作物生产发展外显优势度评价被引量:7
《资源科学》2010年第1期42-49,共8页朱利群 王静 李静 卞新民 
国家863项目子课题(编号:2001AA24504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课题(编号:200803028);国家"十五"区域农业研究项目(编号:2001BA508B)
本文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的角度,对不同区域各主要作物的生产现状进行优势比较,反应出一定区域内某种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
关键词:作物生产发展 外显优势度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基于承载力理论作物生产发展生态承载潜力评价被引量:1
《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第5期679-686,共8页王静 李静 卞新民 
国家“863”子课题(2001AA245041);国家“十五”区域农业研究项目(2001BA508B)
依据承载力理论,以从生态角度指导短期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区域间的方向性布局为目的,提出了作物生产发展生态承载潜力的概念,同时为利用该概念实施评价提出了由资源承载潜力和环境承载潜力2类共5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指标意义...
关键词:作物生产发展 生态承载潜力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不同水稻种质对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生的抗性差异及与土壤氮营养的关系被引量:1
《土壤》2008年第2期243-248,共6页程建峰 戴延波 姜东 潘晓云 刘宜柏 曹卫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030090);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5041)资助
采用盆栽土培法,选用12个不同年代的水稻种质,对6个不同土壤N营养水平下水稻对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孕穗期前)危害的抗性差异及与土壤N营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种质对稻纵卷叶螟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低抗、中抗和高抗3...
关键词:水稻 稻纵卷叶螟 土壤氮营养 抗性 
作物—地理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0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1571-1573,共3页臧敏 卞新民 王龙昌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5041)子课题;国家区域农业攻关项目(2001BA508B)子课题;江苏省十五重点攻关项目(BE2001329)的部分研究内容
在对400多种作物生态特性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10多个基本指标因子,建立起具有层次结构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单生态因子相对距离和综合生态相对距离计算方法。对11个地区8、种作物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建立的生态距离概念具有...
关键词:作物 地理生态适宜性 综合评价 生态距离 种植结构调整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适宜值被引量:72
《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第9期1619-1623,共5页彭长青 李世峰 卞新民 吴九林 周宇 刘蓉蓉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5041);江苏省"十五"攻关重点科技项目(BE2001329);南通师范学院苏东所课题资助项目(03SD005).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对机插水稻的育秧、移栽、肥料运筹等高产栽培技术适宜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谷播量以每盘(1624em。)150~180g为最佳;壮秧剂处理的秧苗质量与机插质量均好于其它复合肥处理,复合肥处理苗...
关键词:水稻 机插 高产栽培 
环太湖耕地利用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被引量:10
《土壤》2006年第4期390-395,共6页仇恒佳 卞新民 张卫建 胡大伟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5041);江苏省生态环境安全研究项目(2004019)资助。
以环太湖苏州市吴中区为样区,利用统计资料、遥感数据和典型调查数据,结合RS和GIS技术,分析18年来耕地利用变化特点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年递减率为1.6%,表现出以水域和各类非农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为突出特点的区域土地动...
关键词:耕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 可持续利用 环太湖 
基于生态市场容量潜势的作物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被引量: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6-11,共6页李静 卞新民 胡大伟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5041);国家"十五"区域农业研究项目(2001BA508B);江苏省"十五"重点攻关项目(BE2001329)
为评价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提出了生态容量潜势和市场容量潜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作物地区组合的、各指标阈值具有动态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阈值体系,构建了单生态经济指标适宜性指数及反映最小因子定律的...
关键词:作物 生态经济适宜性 生态-市场容量 评价指标阈值体系 计算方法 
稻鸭共作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被引量:28
《生态学报》2006年第9期3060-3065,共6页甄若宏 王强盛 张卫建 卞新民 沈晓昆 李元喜 
江苏省农业科技资助项目(BC2005312);江苏省环保科技资助项目(2004019);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资助项目(2002BA516A14;2001BA508B);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1AA245041)~~
由灰飞虱传毒危害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稻作区严重发生的病毒病害.作为稻作生产生态实践模式之一的稻鸭共作技术对稻田病虫草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稻鸭共作对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影响的报道.因此,于2004...
关键词:稻鸭共作 防虫网 灰飞虱 条纹叶枯病 
稻鸭萍共作复合系统的主要生态效应被引量:21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甄若宏 王强盛 邓建平 杜永林 卞新民 沈晓昆 
江苏省农业科技项目(BC2005312);江苏省环保科技项目(2004019);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2BA516A14;2001BA508B);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1AA245041)
对稻鸭萍共作体系的主要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稻鸭萍共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水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对照增加7.95%、7.05%、6.47%和4.46%;稻鸭萍共作对杂草的控制效果达到98.94%,明显削弱了稻田优势杂...
关键词:稻鸭萍共作 复合系统 生态效应 土壤肥力 杂草 病虫害 稻田水质 
栽培稻种子含氮量的基因型差异
《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2期145-148,共4页程建峰 戴廷波 刘宜柏 曹卫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030090);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1AA24504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21个常规籼稻、63个常规粳稻和82个籼型杂交稻品种种子含氮量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栽培稻种子含氮量变幅在0.85%~2.55%,平均为1.39%.种子平均含氮量最高的是籼型杂交稻,高达1.46%,显著高于常规粳稻(1.39%)和常...
关键词:籼稻 粳稻 籼型杂交稻 种子 含氮量 基因型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