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SJB760009)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静江霄彭耀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警官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电影文学》更多>>
相关主题:雪原国家形象公安题材剿匪误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新时期中美警察影像比较
《电影文学》2008年第17期16-17,共2页张黎呐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警察影像——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创作研究》(项目号:06SJB760009)
从中美比较的维度考察中国警察影像的建构,中美警察影像因渊源的不同而在新时期走向殊途。中国公安剧开创于20世纪80年代,是从战争或建国为背景的反特片、剿匪片转化而来,美国警匪剧脱胎于好莱坞警匪片。中国公安剧既回应传统文化的叙...
关键词:类型 视角 叙事策略 视觉效应 
新世纪中国警察影像之标志性双璧——电影《任长霞》与电视剧《任长霞》比较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196-200,共5页彭耀春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警察影像--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创作研究";项目编号:06JSB760009
作为新世纪中国公安典型宣传和中国警察影像的标志性双璧,电影《任长霞》和电视剧《任长霞》都是体制内和行业性的高层次制作,都是对高层次先进人物的典型宣传,都是平民化纪实美学创作,都受到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同时,因文体和主创人...
关键词:警察影像 《任长霞》 公安宣传 
论五六十年代剿匪片的发生与特征
《电影文学》2007年第11期15-17,共3页江霄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SJB760009)之一
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影坛上诞生了一个新类型的电影种类——剿匪片,其中的代表有《智取华山(》1953)、《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神秘的旅伴》(1955)、《猛河的黎明》(1955)、《边塞烽火》(1957)、《寂静的山林》(1957)、《沙漠追匪记...
关键词:五六十年代 剿匪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新中国 沙漠 女性形象 英雄形象 情节设置 雪原 
透过国产公安题材作品看国家形象的误读与重构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07年第11期29-30,共2页马静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SJB760009)之一
国家形象是通过艺术形式展现的一个国家所蕴含的文化形象,是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和精神的形象体现,它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天,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影视...
关键词:国家形象 公安题材 影视艺术 文化形象 影视作品 民族文化 误读 前途命运 当代中国 西方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