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SC06B052)

作品数:3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蒋晓春邵磊赵炳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敦煌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形制题材宝墩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营山县太蓬山石窟初步研究被引量:6
《敦煌研究》2010年第4期56-66,131,共12页蒋晓春 邵磊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川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SC06B052);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课题<太蓬山摩崖石刻研究>(07DFWH020)
调查发现,太蓬山现有龛窟104个,造像1470余身,主要分布在太蓬山透明岩周围的石壁上,东寨门和南寨门也有少量的造像。开凿时代主要集中在中晚唐,一直持续到南宋,个别龛窟开凿于清代。太蓬山石窟多为摩崖浅龛,也有部分石窟。造像题材丰富...
关键词:太蓬山石窟 形制 题材 
营山县太蓬山石窟内容总录被引量:7
《敦煌研究》2010年第1期39-50,131,共13页蒋晓春 伍洪建 邵磊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川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SC06B052);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课题<太蓬山摩崖石刻研究>(07DFWH020)的阶段性成果
四川省营山县太蓬山有龛窟104座,造像1476身,主要集中于透明崖、东门、南门一带,开凿时代主要是唐代和宋代,清代也有零星开凿。龛窟形制多为摩崖小龛,也有个别石窟和剔地浮雕,造像题材丰富,部分龛窟有题记。
关键词:太蓬山石窟 内容总录 
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被引量:4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2-17,共6页蒋晓春 白九江 赵炳清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川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项目编号:SC06B052)的支持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和时代的认识比较模糊。本文通过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相比较,认为通江擂鼓寨遗址和巴中月亮岩遗址受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影响较大,绵阳边堆山遗址受宝墩...
关键词:川东北地区 新石器时代文化 宝墩文化 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