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5)

作品数:7被引量:4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孟祥瑞赵光明赵启峰王哲孙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煤矿机械》《煤矿安全》《煤炭技术》《煤炭科技》更多>>
相关主题:数值模拟采面弹塑性理论滑移线场塑性区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动压巷道锚注加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煤炭技术》2010年第3期105-107,共3页徐铖辉 孟祥瑞 赵光明 房晓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4002;50804003);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0361000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819);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8040106831);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5);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A05014)
锚注加固通过注浆将破碎围岩凝结成整体,改善围岩的结构及其力学机制,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将锚杆和注浆加固相结合,形成锚注一体化,本质上实现了围岩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文章对动压破碎巷道锚注加固前...
关键词:动压巷道 锚注加固 FLAC数值模拟 
采面底板及煤壁破坏塑性区研究被引量:10
《煤炭科技》2009年第3期10-12,共3页孙向阳 孟祥瑞 赵光明 赵启峰 
教育部"新世世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8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04003;50674002);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8040106831);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5);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A05014);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03610001)资助
工作面底板破坏范围是多煤层开采技术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上部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顶板的影响。根据弹塑性理论,建立了底板塑性破坏的滑移线场计算模型,分析了底板破坏范围内主动极限区、过渡区和被动极限区的理论求解方法。
关键词:底板破坏 弹塑性理论 Mohr—coulomb准则 滑移线场 
煤层底板采动应力场及变形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第2期25-27,共3页赵启峰 王玉怀 孟祥瑞 赵光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02);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5)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层底板下不同深度处岩体应力场及位移场分布特征进行模拟,得出了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及最易破坏位置。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揭示采动条件下底板岩体的应力场、变形破坏...
关键词:煤层底板 应力场 变形破坏 数值模拟 
全液压钻车配侧卸装岩机作业线在谢桥煤矿岩巷掘进中的应用被引量:6
《煤矿机械》2008年第10期169-171,共3页曾锋 孟祥瑞 赵光明 赵启峰 
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08040106831);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5);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项目(080103020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02)
总结了谢桥煤矿组建的第1条以液压钻车和侧卸装岩机为主要设备的岩巷机械化作业线的应用经验,提出了钻车作业线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为岩巷机械化作业线的优化与现场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岩巷钻车作业线 岩巷掘进 应用效果 
极近距离煤层联合综放开采工作面支架适用性分析被引量:3
《煤矿安全》2008年第8期102-104,共3页王哲 孟祥瑞 赵光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02);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5)
根据涡北煤矿现场实际观测数据,研究总结了极近距离煤层联合综放开采工作面支架适用性。总结出了极近距联合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来压步距和强度,支架承载特性,掌握了整个工作面的压力分布情况,同时验证了支架的支护质量,对极近...
关键词:矿压规律 工作阻力 极近距离煤层 联合综放开采 来压步距 
厚松散层下开采沉陷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8
《中国煤炭》2008年第5期36-38,43,共4页赵启峰 孟祥瑞 赵光明 赵新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02);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5)
根据岩层移动分层传递的观点,以综采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移动特征,建立了厚松散层下煤层开采沉陷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谢桥矿8#煤层和6#煤层不同深度、不同工作面宽度的2个工作面开采沉陷...
关键词:厚松散层 开采沉陷 预测模型 地表移动规律 
浅谈巷道注浆作用机理及参数的确定依据被引量:3
《矿业科学技术》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王哲 孟祥瑞 赵光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02);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5);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4)
阐述了注浆对岩体的加固机理与加固效果,详细地介绍了水泥注浆不但改变了岩石的微结构、微孔隙,使岩石宏观孔隙度降低,致密程度和机械强度增加,而且注浆后岩石胶结成整体,提高了岩体的内聚力和内摩察角,增强了岩体抵抗破坏能力,...
关键词:巷道 注浆 围岩 浆液扩散半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