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21162)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淑兰张婷婷张欣于萍田川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动物学杂志》《中国农学通报》《黑龙江畜牧兽医》更多>>
相关主题: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学观察形态学5-羟色胺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捷蜥蜴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年第2期229-231,299,共4页项仪 张彦华 李淑兰 赵文阁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521162)
为了研究捷蜥蜴消化道5-羟色胺(5-HT)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试验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捷蜥蜴消化道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表明:5-HT细胞分布于捷蜥蜴从食管至直肠的消化道全长,5-HT细胞在直肠的分布密度...
关键词:捷蜥蜴 消化道 5-羟色胺(5-HT)细胞 分布密度 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第4期226-228,290,共4页于萍 李淑兰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521162)
为了研究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消化道嗜银细胞,试验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黑龙江草蜥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从食管至直肠的消化道全长,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锥体形...
关键词: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 消化道 嗜银细胞 Grimelius银染法 5-羟色胺(5-HT) 
黑龙江林蛙胃肠道5-羟色胺细胞的胚后发生被引量:1
《动物学杂志》2015年第4期635-642,共8页李淑兰 张欣 张婷婷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12521162)
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胚后发育各时期胃肠道中5-羟色胺(5-HT)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林蛙胃中的5-羟色胺阳性细胞最早在第38期被检测到,小肠和大肠最早出现在...
关键词:黑龙江林蛙 胃肠道 5-羟色胺细胞 胚后发生 
黑龙江林蛙胃肠道嗜银细胞的胚后发生被引量:1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年第12期220-222,318,319,共5页张婷婷 张欣 李淑兰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521162)
为了探究嗜银细胞在黑龙江林蛙胃肠道胚后发育过程中的演变规律,试验采用Grimelius法对黑龙江林蛙胚后发育各时期胃肠道中嗜银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嗜银细胞最早出现在第38期胃黏膜上皮之间,小肠中嗜银细胞最先出现在第4...
关键词:黑龙江林蛙 胃肠道 嗜银细胞 胚后发生 分布位置 
乌苏里蝮蛇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年第9期173-174,234,共3页乔云琪 李淑兰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521162)
为了研究乌苏里蝮蛇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试验采用Grimelius银染方法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乌苏里蝮蛇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其全长;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位于胃体,食管次之,直肠的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
关键词:乌苏里蝮蛇 消化道 嗜银细胞 分布 形态学 
腊戍拟水龟消化道5-HT细胞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年第4期150-152,213,214,共5页杨天一 李淑兰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521162)
为了探索腊戍拟水龟(Mauremys pritchardi)消化道内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及分布规律,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食管至直肠各段,其分布密度以胃幽门...
关键词:腊戍拟水龟 5-羟色胺(5-HT) 消化道 
枕纹锦蛇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被引量:3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年第12期161-163,209,共4页陈霞 金琳姊 李淑兰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521162)
为了研究枕纹锦蛇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试验采用Grimelius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枕纹锦蛇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消化道全长。从其分布密度曲线可以看出,胃体部是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最高峰,食管、胃幽门部...
关键词:枕纹锦蛇 消化道 嗜银细胞 
繁殖期东北林蛙两性皮肤组织结构的差异性比较被引量:4
《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贾丽丽 田川 李淑兰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黑龙江林蛙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胚后发生"(12521162)
为了研究繁殖期东北林蛙两性皮肤组织结构的差异,应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方法对东北林蛙两性皮肤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性皮肤的总厚度在头、躯干背、腹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背部皮肤雌性比...
关键词:东北林蛙 皮肤 组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