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1kj245zc)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莉王聪阚显文徐基贵方宾更多>>
相关机构:宿州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更多>>
相关期刊:《光谱实验室》《安徽医药》《宿州学院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MN苯甲醛间接电合成铅电极罗丹明B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苯甲醛的超声间接电合成被引量:1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41-43,共3页王聪 徐基贵 张莉 阚显文 方宾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01kj245zc)
在Mn(II)在铅电极上超声电氧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了苯甲醛超声间接电氧化合成,发现在相同的氧化时间内电解Mn(II)时,超声氧化较未超声时Mn(II)的转化率有所提高,利用MnI(II)合成苯甲醛时,施加超声明显地缩短了合成反应时间,同...
关键词:超声电氧化 Mn(Ⅲ)/Mn(Ⅱ) 铅电极 苯甲醛 合成 
苯甲醛的超声间接电合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41-43,共3页王聪 徐基贵 张莉 阚显文 方宾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01kj245zc)
在Mn(II)在铅电极上超声电氧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了苯甲醛超声间接电氧化合成,发现在相同的氧化时间内电解Mn(II)时,经超声氧化较未经超声时Mn(II)的转化率有所提高,利用Mn(III)合成苯甲醛时,施加超声明显地缩短了合成反应时间...
关键词:苯甲醛 间接电合成 Mn(Ⅱ) 间接电氧化合成 Mn(Ⅲ) 机理研究 氧化时间 超声氧化 反应时间 铅电极 内电解 转化率 缩短 
TiO_2/PbS/Ru(bpy)_2(NCS)_2纳米多孔膜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383-385,共3页张莉 沈玉华 谢安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1010;20371001;20471001);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1kj245zc)
用染料Ru(bpy)2(NCS)2对ITO/TiO2/PbS复合半导体纳米多孔膜电极进行敏化,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ITO/TiO2/PbS/Ru(bpy)2(NCS)2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及组成光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结果表明,该电极作为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能量转换效率与TiO2/Pb...
关键词:光电化学 光电转换效率 复合半导体纳米多孔膜电极 
罗丹明B在十二烷基硫酸钠上的Langmuir吸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化学世界》2005年第4期216-218,204,共4页卓馨 张莉 王聪 王红艳 郜洪文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1kj245zc)资助
利用微相吸附 光谱修正(MPASC)技术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与罗丹明B(RB)的结合反应,分析表面活性剂在微量分析中的增效机理。通过在pH=2.0的介质中对RB SLS反应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RB SLS间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产物结合...
关键词:微相吸附-光谱修正(MPASC)技术 十二烷基硫酸钠 LANGMUIR吸附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Cu(Ⅱ)-罗丹明B-H_2O_2体系被引量:3
《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51-52,55,共3页陈志兵 张莉 王选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1kj245zc)资助。
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微量铜催化H2O2氧化罗丹明B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铜(Ⅱ)的新方法。方法检测限为1.5μg/L,测定的线性范围0-3.75μg/25ml,本法已用于人发样及水样中的痕量铜的测定。
关键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罗丹明B 铜(Ⅱ) 
藏红T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上的Langmuir吸附研究
《光谱实验室》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王聪 王红艳 张莉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2 0 0 1kj2 4 5 zc)资助
微相吸附 -光谱修正 (MPASC)技术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LS)与藏红 T(ST)的结合反应 ,分析表面活性剂在微量分析中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 :ST- SLS间相互作用符合 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机理 ,产物结合比约为 1∶ 1。
关键词:藏红T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单分子层吸附 光谱 相互作用 微量分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ST 产物 增效机理 
气象条件对淮北地区中草药栽培的影响被引量:1
《安徽医药》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李卫东 张伯忍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2 0 0 1kj2 4 5zc)
关键词:淮北地区 栽培技术 气象条件 中草药 产量高 田间试验 生长习性 常见 古代名医 药用部位 
WO_3水化薄膜独特的变色效应
《宿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90-92,共3页李不鱼 张莉 过家好 蔡生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2 0 0 1kj2 4 5 zc)
取 W粉、H2 O2 和无水乙醇混合于烧杯中 ,电磁搅拌 3 h,得淡黄色 WO3浊液 ,室温下将饱和溶液恒电流( 3 m A / cm2 )电解一定时间 ,于导电玻璃上电沉积 WO3薄膜 ,发现此水化薄膜的变色行为反常 ,无须正负通电变色 .在通负电变色后 ,只要...
关键词:电致变色 WO3水化薄膜 电沉积 
ITO/TiO_2/PAN电极的制备及现场Uv-Vis光谱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张莉 张莉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1kj245zc)
在TiO2纳米多孔膜上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聚苯胺的合成,并进一步结合现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外加电势对聚苯胺膜注入电子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聚苯胺 电化学 现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聚合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