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23100012)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牛保华吴萍王建军张孝艳李丽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肿瘤基础与临床》《肿瘤防治研究》《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山东医药》更多>>
相关主题:乙酰肝素酶大肠癌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微血管密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肿瘤防治研究》2007年第10期759-761,816,共4页牛保华 吴萍 赵卫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02310001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9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全部标本进行CD105染色,记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 大肠癌 血管生成 转移 
乙酰肝素酶和CD10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7年第4期470-473,共4页牛保华 吴萍 赵卫 邓锦波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2310001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和CD10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9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全部标本进行CD105染色,记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分...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 大肠癌 血管生成 转移 
CD105及微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的关系被引量:1
《肿瘤基础与临床》2007年第3期195-196,共2页牛保华 杜新慧 赵卫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231000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CD105抗体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结直肠癌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关键词:结直肠癌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结直肠癌微血管密度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124-125,共2页牛保华 吴萍 赵卫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31000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CD105抗体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结直肠癌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CNA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1
《山东医药》2006年第10期3-4,共2页牛保华 李丽 王建军 汪国平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2310001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增殖细胞核蛋白(PCNA)与胃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5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bcl-2、bax、PCNA的表达。结果正常人、浅表性胃炎、萎缩...
关键词:胃肿瘤 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 
乙酰肝素酶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第13期735-737,共3页牛保华 王建军 张孝艳 赵卫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2002310001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4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结果:45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22例(48.88%)。26例大肠癌伴淋巴结转移者,其原发灶内乙酰肝素酶...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 大肠癌 转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