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003BA759C)

作品数:6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林光美侯长红林文雄何水林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亚热带农业研究》《特产研究》《中药材》《中国中药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太子参防效资源特性随机区组设计生物学性状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96%金都尔防除太子参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年第6期47-48,50,共3页王晓平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701A61-1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003BA759C)
使用苗前除草剂可节省工时9~12d,缓解了农忙季节用工的紧张程度,田间试验各药剂处理对太子参出苗生长无不良影响,产品的农药残留均在方法检出限以下,符合农产品质量标准。试验结果表明:丁草胺对杂草封闭时效短,每667m2用金都尔45ml、3...
关键词:除草剂 太子参 杂草 防效 安全性 
10%世高等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7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年第4期57-58,共2页王晓平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701A61-1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003BA759C)
试验主要考察不同浓度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药剂防治剂量。试验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等常规农药对太子参叶斑病已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差,10%世高40ml/667m2、30ml/667m2,25%使百克60ml/667m2药后20d防效可达87.64%~9...
关键词:药荆 浓度 太子参 叶斑病 防效 
行株距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特产研究》2005年第4期9-13,共5页林光美 侯长红 王树贵 袁济端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701A61-1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003BA759C);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K20035)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3年品比试验,探讨行、株距对不同太子参品种类型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太子参行、株距组合以12.5 cm×5 cm和16.7cm×5 cm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为120~160万株为佳.本研究为实施太子参的GAP生产提供了重要的...
关键词:太子参 株行距 产量 
覆盖与遮荫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中药材》2005年第4期261-262,共2页林光美 侯长红 赖应辉 王树贵 袁济端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K20035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 2001BA701A61 13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003BA759C)
经3年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太子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萌发及推后倒苗,从而增加太子参产量;选择大豆作间作物遮荫,对太子参增产增收有较好效果。
关键词:太子参 产量 覆盖 重复试验 
太子参品种资源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6
《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第6期422-426,共5页林光美 张建宝 侯长红 王树贵 袁济端 林文雄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701A611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003BA759C);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K20035)
目的:探讨不同太子参品种类型的栽培特性,为实施太子参的GAP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采用道地主产区专题调研法和系统选择法,应用系统分离纯化种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对比设计,连续3年品比试验及专题研究。结果:太子参...
关键词:太子参 品种资源 栽培特性 品比试验 生态适应性 植株 生物学性状 首次 随机区组设计 分型 
施肥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林光美 侯长红 王树贵 袁济端 何水林 林文雄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K20035);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701A61-1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003BA759C)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连续 3年品比试验,探讨施肥对不同太子参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子参品种间低水平追肥增产与高水平追肥减产的特性差别不大;太子参不耐肥,应以基肥、有机肥为主,在生长过程中,追施少量N、K复合肥,有利于植株...
关键词:太子参 施肥 生长 产量 品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