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20)

作品数:6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建波袁鑫鹏詹仁斌吴荣昌廖翰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大阪市立大学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古生物学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古地理学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白云岩剖面穿时性牙形石奥陶系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湖北兴山古洞口剖面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6
《古地理学报》2013年第3期363-382,共20页袁鑫鹏 刘建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020;41272035;41221001;4129026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资助
华南上扬子区中部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大量发育,形成于特殊的古气候、古海洋环境,但其沉积环境和成因上存在争论。基于细致的野外和室内沉积学研究,湖北兴山古洞口剖面中—上寒武统覃家庙群、三游洞群划分出8个岩相类型和3种沉积旋回类型...
关键词:上扬子区 中-上寒武统 白云岩 沉积环境 
华南上扬子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的穿时性被引量:12
《古生物学报》2013年第1期18-34,共17页廖翰卿 刘建波 吴荣昌 孙永超 詹仁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20,41272035,41290260);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221001);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联合资助;IGCP591项目“早、中古生代生物事件”的阶段成果
在早奥陶世弗洛早期,广布于华南扬子台地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红花园组)逐渐被陆源碎屑沉积所替代,而海洋生物分异度快速升高,随后出现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第一次高潮。因此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附近的岩石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具...
关键词:牙形石 红花园组 穿时 奥陶系 扬子区 地层 中国 
贵州罗甸大文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海平面变化及其全球对比被引量:1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589-602,共14页王海峰 刘建波 江崎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2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
对华南地区贵州罗甸大文剖面早三叠世早期的凝块石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学描述,区分出斑状、层状、枝状和网状4种中型构造。凝块石所具有的沉积构造特征和岩石学统计数据表明其形成于潮下带沉积环境,其中,斑状和层状中型构造的凝块石形成于...
关键词:微生物岩 凝块石 中型构造 早三叠世 海平面变化 
回流渗透模式白云岩研究历史与进展被引量:22
《古地理学报》2012年第2期219-228,共10页袁鑫鹏 刘建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02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资助;IGCP 591项目“早、中古生代重大事件”阶段成果
回流渗透白云岩化是一类重要的白云岩化模式,其应用广泛,成岩储集性良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回流渗透模式白云岩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作者从回流渗透模式的研究历史出发,详细讨论了其发展和应用现状,...
关键词:白云岩 白云岩化模式 回流渗透 中等盐度 
寒武纪-奥陶纪管状岩的盛衰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协同被引量: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期117-129,共13页房亮 刘建波 詹仁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972020);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批准号:40825006);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
管状岩是古生代地层中最易识别的遗迹组构之一,它在地质历程中的盛衰受生物演化事件和环境变迁的共同控制,有研究表明管状岩在古生代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本文对云南巧家大包厂剖面下奥陶统红石崖组发育良好的Skolithos管状岩进行遗迹...
关键词:管状岩 Skolithos 寒武纪 奥陶纪 云南巧家 
α-and β-diversity Change of Late Ordovician Hirnantia Fauna of Changning,Sichuan,Southwest China被引量:5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1年第2期330-339,共10页ZHAN Renbin LIU Jianbo LIANG Yan LI Guipeng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ZCX2-YW-Q05-01);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FY120300-5);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0825006, 40972020), and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laeobiology and Stratigraphy of NIGPAS
A continuous Ordovician-Silurian boundary section from the upper Wufeng Formation through the Kuanyinchiao Formation to the lower Lungmachi Formation has been carefully measured and collected at Shuanghe of Changning,...
关键词:BRACHIOPODS Kuanyinchiao Formation Ordovician-Silurian transition Shuanghe of Changning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