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00164)

作品数:3被引量:1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姚槐应黄昌勇何振立薛冬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学报》《浙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红壤微生物红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植茶年龄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8
《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薛冬 姚槐应 黄昌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 2 0 0 1 64)资助
分析了浙江省两个典型茶区土壤化学、微生物学性质以及酶活性。结果表明,茶园土壤的酸化程度随植茶年龄的增加而加重,土壤有效态N以NO-3 N为主。两茶区高龄茶园的土壤微生物量均很低,表明长期植茶形成的独特生态环境对微生物有抑制作...
关键词:茶园土壤 微生物特性 年龄 酸性磷酸酶活性 NO3^- 土壤微生物量 变化趋势 微生物商 生物学性质 微生物代谢 土壤有机碳 土壤pH值 土壤化学 抑制作用 生态环境 环境胁迫 浙江省 有效态 有效P 茶区 对照 脲酶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70
《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第2期51-54,共4页姚槐应 何振立 黄昌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00164);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G1999011809)
试验采用碳素利用(BIOLOG)及磷酸酯脂肪酸(PLFA)法,研究了8种供试红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两种方法均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能显著影响微生物的多样性。采用磷酸酯脂肪酸法无需培养就能鉴别土壤微生物的组成结构,试验表明总...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碳素利用 磷酸酯脂肪酸 
评估红壤微生物群落结构BIOLOG体系的改进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2003年第4期200-203,共4页姚槐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 2 0 0 16 4 )
试验研究了BIOLOG盘内红四氮唑 (TTC)的生物影响效应及特征介质在红壤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TTC能显著降低BIOLOG盘内的平均吸光值 ,对微生物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通过对不同pH值 (4 7和 7 0 )测试盘在红壤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pH值 4 7...
关键词:红壤 微生物 群落结构 BIOLOG体系 改进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