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136)

作品数:22被引量:46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裴先治李佐臣李瑞保陈有炘刘成军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桂林理工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地球科学》《地学前缘》更多>>
相关主题:东昆仑造山带LA-ICP-MS锆石U-PB年龄东昆仑东段LA-ICP-MS锆石U-PB定年东昆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昆仑东段原特提斯洋俯冲的岩浆响应:来自晚震旦世锆石U-Pb年龄的证据被引量:6
《地球科学》2018年第12期4536-4550,共15页李佐臣 李瑞保 裴磊 陈有炘 刘成军 裴先治 刘战庆 陈国超 李小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472191,41502191,41172186,40972136,41872233,41872235,418022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s.CHD2011TD020,2013G1271091,2013G1271092,310827161002,310827161006);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No.20080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Nos.12120114041201,DD2016007901)
东昆仑造山带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研究对原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可可沙地区晚震旦世敦德沙尔郭勒角闪二长岩为研究对象,运用锆石U-Pb年代学方法,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为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的"泛非造山运...
关键词:角闪二长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晚震旦世 原特提斯洋 东昆仑东段 年代学 构造地质学 
东昆仑东段哈拉尕吐花岗岩基岩浆混合作用:来自岩石学和矿物学约束被引量:4
《地球科学》2018年第9期3200-3217,共18页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王盟 张玉 李小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472191,41502191,41172186,409721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s.310827161002,310827161006)
哈拉尕吐花岗岩基位于东昆仑东段,其中花岗闪长岩岩浆混合作用明显,是研究岩浆混合作用的良好对象.从岩石学、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等方面对哈拉尕吐花岗岩基进行了详细研究.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寄主岩斜长石的An值同相对应包体中斜长石捕掳...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哈拉尕吐花岗岩基 矿物化学 岩浆演化 岩浆混合 地球化学 
东昆仑东段三叠纪岩浆混合作用:以香加南山花岗岩基为例被引量:16
《岩石学报》2018年第8期2441-2480,共40页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李小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91、41502191、41172186、409721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0827161002、310827161006);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200801)联合资助 感谢王盟博士在写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修改意见;特别感谢两位匿名评审老师和编辑部俞良军老师认真指导使本文更加完善.
香加南山花岗岩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岩基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千瓦大桥-加鲁河一带花岗岩体为香加南山岩基的重要组成部分。香加南山花岗岩基含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包体中捕掳晶丰富。千瓦大桥-加鲁河一带花岗岩体寄主岩中斜长...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香加南山花岗岩基 暗色微粒包体 岩浆混合 三叠纪 
东昆仑东段香加南山花岗岩基中加鲁河中基性岩体形成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第6期1097-1115,共19页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刘成军 陈有炘 裴磊 张永明 王盟 李小兵 张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2191、41502191、41172186、4097213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0827161002、310827161006);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200801)联合资助
东昆仑东段香加南山花岗岩基中加鲁河中基性岩体主要岩石类型包括角闪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加鲁河中基性岩体的结晶年龄为220 Ma。岩体SiO_2含量较低,为47.91%~58.92%,Al_2O_3含量为15.54%~18.35%,N...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布青山-阿尼玛卿洋 加鲁河中基性岩体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晚三叠世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张儿沟新元古代变安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LA-ICP-MS U-Pb年龄--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的记录被引量:25
《地质论评》2016年第2期434-450,共17页徐通 裴先治 刘成军 陈有炘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1201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191、41172186、40972136、4057212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10205110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编号:CHD2011TD020、2013G1271092、2013G1271091)的成果~~
本文报道了新获得的南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张儿沟新元古代变安山岩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和微量元素研究成果,并讨论了秦岭板块和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历程。张儿沟变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840±5.4 Ma(MSWD=0.44,n...
关键词:新元古代 变安山岩 张儿沟 勉略构造带 南秦岭南缘 RODINIA 聚合 
东昆仑东段纳赤台岩群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9
《现代地质》2014年第3期489-500,共12页陈有炘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杨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86,40972136,40572121);中国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0205110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HD2011TD020,2013G1271091);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中铝基金200801)
东昆仑东段出露的下古生界纳赤台岩群为一套变沉积-火山岩系,是该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物质记录。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纳赤台岩群变沉积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绢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长石石英片岩和绿泥绢云片岩,局部...
关键词:东昆仑 东昆南构造带 纳赤台岩群 变沉积岩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带哥日卓托洋岛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8
《地学前缘》2014年第1期183-195,共13页李瑞保 裴先治 李佐臣 裴磊 陈国超 刘成军 陈有炘 刘战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86,4097213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HD2011TD020,2013G1271091,2013G1271092);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中铝基金200801)
东昆仑南缘布青山地区哥日卓托一带出露一套洋岛玄武岩,主要由枕状玄武岩与杏仁状玄武岩组成,空间上与厚层-块状碳酸盐岩及薄层状硅泥岩相伴产出。详细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哥日卓托玄武岩SiO2质量分数为44.51%~48.43%,MgO为4...
关键词:洋岛玄武岩 地球化学 布青山 东昆仑造山带 构造混杂带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南缘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岩体时代、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5
《地质学报》2013年第10期1525-1541,共17页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战庆 陈有炘 刘成军 高景民 魏方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186、40972136、405721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CHD2011TD020,2013G1271091);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中铝基金200801)共同资助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出露有较多的晚华力西期-印支期岩浆岩,其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该区的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体具...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和勒冈希里克特岩体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埃达克质岩 晚三叠世 岩浆底侵 后碰撞 
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岩浆混合作用:以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闪长岩体为例被引量:51
《中国地质》2013年第4期1044-1065,共22页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战庆 陈有炘 刘成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86、40972136、405721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HD2011TD020);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中铝基金2008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13G1271091)共同资助
东昆仑造山带晚华力西期—印支期花岗质岩石中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本文以东昆仑东段和勒冈希里克特花岗闪长岩体为例,对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了详细研究。包体的野外产出特征、形态、结构构造和矿物学特征表明,他们是基性岩浆...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和勒冈希里克特岩体 花岗闪长岩 暗色微粒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晚三叠世 
Regional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in East Kunlun Orogenic Belt in Early Paleozoic: Constraints from the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Helegangnaren Alkali-feldspar Granite被引量:39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3年第2期333-345,共13页LI Ruibao PEI Xianzhi LI Zhuochen SUN Yu PEI Lei CHEN Guochao CHEN Youxin LIU Chengjun WEI Fanghui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1172186, 40972136 and 40572121);Special Fund for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of Central Colleges,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Grant Nos.CHD2011TD020, CHD2009JC070, CHD2009JC053 and CHD2009JC046);the Commonweal Geological Survey,the Aluminum Corporation of China and the Land-Resources Department of Qinghai Province (Grant No.200801)
The Helegangnaren feldspar granite expos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East Kunlu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iO2 and alkaline, low abundances of Fe, Mg and Ca, metaluminous-weak peraluminous. Trace eleme...
关键词:A-type granite post orogeny compound orogeny East Kunlun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