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286033)

作品数:7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小松殷勇高蒋毅赖融冰罗磊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化工学报》《暖通空调》《工程热物理学报》《太阳能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溶液除湿传热传质系数传质系数测量法热质传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历史地理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一种现场测定土壤源热泵岩土热物性的新方法被引量:5
《太阳能学报》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单奎 张小松 李舒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67601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50286033)
利用现有土壤源热泵实验台测定了岩土热物性参数,采用传热学反问题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测试过程中从岩土取热,U型地埋管换热器形成一个线热汇,使其在测试过程中与热泵实际运行时的工作状态相接近,测试更准确,节省测量过程的耗电...
关键词:土壤源热泵 热物性参数 实验 测定 
叉流填料再生器中传热传质系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第7期1215-1217,共3页罗磊 张小松 殷勇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676018);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No.20050286033);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No.307013)
以NTU—Le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根据实验结果来测定溶液再生过程的耦合传热传质系数的方法。以氯化锂溶液为再生剂,进行了溶液再生稳态实验,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耦合传质系数和Le数并拟合出其计算关联式,分析了各种入口参数对传质系数的...
关键词:再生器 传热传质系数 叉流 
基于热质传递解耦特性的溶液除湿过程传热传质系数(Ⅰ) 模型与Le-h_D分离测量法被引量:9
《化工学报》2008年第1期6-11,共6页殷勇高 张小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605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50286033);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200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307013)~~
溶液除湿过程是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耦合传热传质过程。本文对填料塔结构的溶液除湿器建立了一种NTU-Le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得到了溶液除湿过程传热传质特性——Lewis数对空气出口含湿量基本无影响,提出一种溶液除湿耦合...
关键词:溶液除湿剂 除湿 传热传质系数 
基于热质传递解耦特性的溶液除湿过程传热传质系数(Ⅱ) 实验与Le-h_D分离测量法应用被引量:4
《化工学报》2008年第1期12-18,共7页殷勇高 张小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605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50286033);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200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307013)~~
对采用规整波纹填料结构的溶液除湿器除湿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空气与溶液流型组织形式为叉流,基于Le-hD分离测量法得到空气入口流量、温度、含湿量以及溶液入口质量分数、温度对耦合传质系数的影响,并采用数据回归的方法对传质系数与Le...
关键词:传质系数 溶液除湿 实验研究 测量 
叉流平板式间接蒸发冷却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1
《暖通空调》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殷勇高 张小松 蒋毅 李秀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037605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50286033);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项目
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叉流平板式间接蒸发冷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分别沿一、二次空气流动方向一次空气干球温度和二次空气干湿球温度的分布,以及水膜温度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叉流平板式 间接蒸发冷却 一次空气 二次空气 水膜 温度 
两种盐溶液除湿器的建模与对比被引量:9
《化工学报》2006年第12期2828-2833,共6页殷勇高 张小松 赖融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605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50286033);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
描述了绝热型与内冷型两类平板溶液除湿器的结构特点,在盐溶液竖直降膜与湿空气顺流、充分发展的工况下,基于Navier-Stokes动量方程建立盐溶液与湿空气热、质传递过程耦合数学模型,以LiCl水溶液作为除湿剂,考虑气液界面处的剪切力边界条...
关键词:除湿器 LiCl水溶液 模型 溶液除湿剂 
溶液除湿的潜能蓄能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4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第z1期25-28,共4页蒋毅 张小松 殷勇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376052;No.5007600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050286033)
为了克服传统蓄能技术蓄能密度小、系统复杂、不能长期储存等不足,提出了基于能量转化思想的溶液除湿潜能蓄能技术.研究表明,溶液除湿潜能蓄能具有蓄能密度大、蓄能设备简单、易于长期储存等独特的优势.与蒸发冷却技术相结合可以建立具...
关键词:潜能蓄能 溶液除湿 蒸发冷却 空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