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4029)

作品数:15被引量:11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元生郭晓刘旭宙何斌李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震工程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华北地震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地震重定位地震定位微震品质因子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核幔界面衍射波P_(diff)震相最大记录震中距探讨被引量:2
《地震学报》2015年第2期249-256,共8页秦满忠 李顺成 刘旭宙 张淑珍 张元生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2IESLZ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29)共同资助
智利MS8.8特大地震在甘肃数字测震台网记录的最大震中距达179.7°,通过读取该地震初至震相的观测走时,计算该震相的平均观测慢度为4.104s/°,与Pdiff震相的理论慢度4.439s/°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甘肃数字测震台网和甘东南野外观...
关键词:Pdif 震相 慢度 观测走时 智利 甘肃数字测震台网 甘东南野外观测流动台阵 
卫星热红外和微波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地震工程学报》2014年第4期1059-1063,共5页钟美娇 张元生 郭晓 张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4029);国家重大项目(E0311/1112)
选取四次典型震例,分别以微波遥感及热红外遥感为研究手段对各发震区的温度进行窗口时间序列扫描,探讨震前陆地表面温度异常特征。研究发现:由热红外遥感及微波遥感反演所得的陆表温度年变形态极为相似,前者特征更为明显;震前并非完全...
关键词:热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先进微波探测器(AMSU) 地面温度异常 地震预报. 
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和区域应力场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4年第3期1-7,共7页荣代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29);中国地震局老专家科研基金(201329)资助
利用哥伦比亚大学GCMT目录给出的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资料,研究较大区域(34°-41°N,100°-106°E)的应力场;利用该地区布设的中法微震数字监测台网多年监测资料和甘肃数字监测台网资料,使用P波和S波初动及振幅比联合反演...
关键词:祁连山中东段地区 震源机制 区域应力场 联合反演方法 P波和S波初动和振幅比 
基于地震学资料探讨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震构造被引量:11
《地震工程学报》2013年第3期419-424,共6页张元生 冯红武 陈继锋 刘白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29);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野外站基金(2013Y01)
应用速度和Q值成像方法以及小震精定位方法获得了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源区的深部结构和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发震断层为一隐伏断裂,走向NW,倾向SW,逆冲兼左旋走滑,在地表距临潭-宕昌断裂岷县段约20km,在深部可能与临...
关键词:岷县漳县6 6级地震 余震分布 发震断层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被引量:14
《地震工程学报》2013年第3期443-447,共5页冯红武 张元生 刘旭宙 陈继锋 姚海东 张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野外站基金(2013Y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29)
使用甘东南地区三维速度模型,利用三维网格搜索法和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及其震后三天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结合地质构造资料对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结果显示:主震的震中位置为34.5...
关键词:岷县漳县地震 地震定位 发震断裂 余震序列 
甘东南流动台阵微震监测结果被引量:16
《地震工程学报》2013年第1期177-182,共6页高见 张元生 郭飚 刘旭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29);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00800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2A68-9)
利用高密度宽频带流动台阵资料,应用网格搜索地震定位方法对甘东南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的微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在研究区内有3个以上台站记录到的微震共3 014个,比常规台网记录多1 693个。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在各断裂带附近地震分...
关键词:甘东南地区 流动台阵 网格搜索法 微震重定位 
地震波三维Q值成像
《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第6期81-81,共1页张元生 惠少兴 陈九辉 李顺成 秦满忠 郭晓 刘旭宙 魏从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4029);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重大项目"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带南段"(201008001)资助
品质因子Q通常可表述为频率f的函数:Q(f)=Q0fa。由于地震波能提供地球内部物质组成、晶体结构和物态、温度以及物质流动等信息,且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衰减与Q值直接相关,因此,通过地震波研究地球介质Q值,已经成为研究地球内部...
关键词:地震波 Q值 地球内部结构 成像 三维 地球介质 品质因子 物质组成 
t-D地震定位方法研究被引量:12
《西北地震学报》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惠少兴 张元生 李顺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29);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12011
应用甘东南流动台阵的微震资料进行定位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全局网格搜索的t-D地震定位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地震定位时,不需要建立速度模型,其定位结果与常规定位方法相比,震中位置基本一致,深度分辨率较高。
关键词:台阵资料 地震定位 方法研究 
日本9级和缅甸7.2级地震热辐射表现特征被引量:48
《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10期2575-2580,共6页张元生 郭晓 魏从信 沈文荣 惠少兴 
973计划项目(2008CB425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29)资助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热红外遥感亮温资料获得其相对功率谱信息,对大范围全时段的相对功率谱信息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日本9.0级和缅甸7.2级地震发生前存在显著的亮温变化,震前6个月左右异常开始出现,相对变化幅度达10倍以上;这两次地...
关键词:地震 热红外 亮温 相对功率谱 
汶川8.0级地震序列联合定位研究
《内陆地震》2011年第2期136-142,共7页何斌 张元生 李稳 
国家自然基金(40874029)资助
使用联合定位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至7月7日ML≥3.0的1 028次地震进行重新定位。针对EVT格式的波形数据,重新求取视出射角参数和到时参数,建立地震波到时与视出射角联合定位方法。视出射角参数对深度较敏感,其联合定位结果能保证经度和...
关键词:汶川地震 视出射角 地震波到时 联合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