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v200801)

作品数:4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庆文杨学智李海燕牛欣郭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更多>>
相关主题:四诊合参中医合参中医四诊数字化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头皮针短暂调解巴金森氏病患皮质应激性的作用(英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第5期830-835,共6页林裕钦 牛欣 杨学智 李海燕 朱庆文 
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I07A23):便携式辅助诊疗设备开发和导航针刀应用技术开发,负责人;杨学智;教育部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v200801):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的中医脉诊信息获取技术,负责人:牛欣
对于巴金森氏病人而言,因针灸的安全性且其与抗巴金森药物无交互作用,所以常作为辅助性的疗法。然而针灸对巴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是有争议的,而且少有用电生理的研究来评估针灸对巴金森氏病的影响。因此,本文设计电生理试验以衡量巴金森...
关键词:头皮针 针灸 皮质应激性 巴金森氏病 
从中西医学诊断方法的差异看中医四诊合参的特色被引量:9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332-334,共3页陈朝晖 牛婷立 朱庆文 杨学智 李海燕 牛欣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7BAI07A23);教育部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编号:v200801);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4BA721A09)
比较了中西医学在诊断方法上的差异。认为现代医学的视、触、叩、听与各种生化检查和影像学的数据,与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相似,都是从不同角度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过程;现代医学注重特定形态学表现的正常与异常状态,诊断着...
关键词:诊断方法 四诊合参 辨证 
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断关键技术的数字化、量化研究被引量:24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第1期64-69,共6页牛欣 杨学智 朱庆文 李海燕 马良宵 牛婷立 郭宙 董晓英 
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I07A23):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负责人:杨学智;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4BA721A09):中医脉诊信息提取与识别关键技术;负责人:牛欣;教育部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v200801):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的脉诊信息获取技术;负责人:牛欣
本文就推动和发展中医特色的主客观辨识及辅助诊断技术两者合一的数字化、量化、规范化、标准化创新性研究,以及所形成的原创和独立地知识产权进行了概述。同时介绍了现有的单一诊断信息提取识别设备和两种以上多诊合参设备的研制情况,...
关键词:信息提取与识别 四诊合参 辅助诊断 健康辨识 
健康及体质辨识的四诊合参研究被引量:12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第1期70-73,共4页王晶 杨学智 朱庆文 董晓英 李海燕 郭宙 牛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2011CB505400):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负责人:王琦;科学技术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I07A23):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负责人:杨学智;科学技术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721A09):中医脉诊信息提取与识别关键技术;负责人:牛欣;教育部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v200801):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的脉诊信息获取技术;负责人:牛欣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医学界逐渐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因此,如何客观、准确的评鉴健康及其相关评价指标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医独特的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个体...
关键词:辅助诊疗系统 健康 体质 中医 数字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