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533)

作品数:4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春颖孙昊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华夏考古》《边疆考古研究》《考古与文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互动突厥舍利政治考辨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说“舍利”——兼论契丹、靺鞨、突厥的政治文化互动被引量:1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4期52-61,180,共10页孙昊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北方部族社会及其国家的生成--女真早期历史再研究"(项目号:2013M54113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项目号:13&ZD105);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正史<高句丽传>的考古学考察"(项目号:2012B28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东北秽貊族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33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认为突厥的"舍利"一词源于中亚波斯语或粟特语的国王,后发展为对贵族阶层的泛称。在契丹建国前后,舍利属于贵族身份称号,不属官称。棘鞨"大舍利"号并非源于契丹授职,而是源自突厥。"舍利"在契丹、靺鞨、突厥三族社会的流变,揭示了6...
关键词:舍利 契丹 靺鞨 突厥 政治文化互动 
高句丽“折风”考被引量:5
《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4期89-94,100,共7页郑春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80006);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8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33号);长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师院社科合字[2010]政17号)的研究成果
本文在高句丽服饰史料辨析基础上,结合高句丽壁画图像,推定高句丽民族传统服饰"折风"的具体形制,通过对前人观点的逐一剖析,指明问题所在,并进一步探讨名称由来,装饰与等级,时空变迁及文化内涵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句丽 折风 考辨 
高句丽壁画所见发式研究被引量:2
《边疆考古研究》2013年第2期247-261,共15页郑春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投标项目(10&ZD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80006);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8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33号);长春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师院社科合字[2010]政17号)
高句丽服饰文化研究是高句丽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方向,也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高句丽发式研究是高句丽服饰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全面认识高句丽服饰文化面貌的重要环节。由于正史《高句丽传》《高丽记》《三国史记》等...
高句丽的帻、骨苏与罗冠被引量:3
《华夏考古》2013年第4期107-113,共7页郑春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80006);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8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33号)
本文通过高句丽服饰史料辨析,初步推定"帻"、"骨苏"与"罗冠"可能是同类(种)冠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三种称谓。参照高句丽壁画墓所绘形象及其年代,提出高句丽壁画中刻画的此种冠帽,应称为"帻"或"帻冠",而不是与其年代不符的"骨苏"、"罗冠"...
关键词:高句丽  骨苏 罗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