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L057)

作品数:6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德余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市场》《人文杂志》《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逻辑政治经济学合同定购粮食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1966—1976年间我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及其效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11,共11页赵德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L0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3JHQ008)
无论从粮食总产量的绝对规模来看,还是从粮食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来看,1966—1976年间的粮食产量增长绩效仍然十分突出。不过,在1966—1976年间,粮食生产与流通系统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了1958年"大跃进"之后的错误,而也...
关键词:“文革”时期 粮食政策 统购统销 供需系统 “大跃进”时期 
从国家统购到合同定购:1985年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初次尝试及其价值被引量:5
《中国市场》2011年第29期12-19,共8页赵德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L057)"中国粮食政策史:1949-2008"项目的资助
1985年粮食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和之后历次重要的改革(如1993年的价格自由化改革和1998年粮改)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即改革的初始目标多数落空并且出现一定的政策回归,但是改革的部分制度设计却保留下来且继续对后续的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198...
关键词:国家统购 合同定购 市场化改革 1985年粮改 
转轨中粮食政策变迁及其市场制度关系的形成——1998年以来“粮改”的进展
《人文杂志》2011年第2期71-78,共8页赵德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粮食政策史:1949-2008(08BJL05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中国1998年以来粮食政策改革及其市场制度体系的确立研究发现,解释政治学关于公共政策变迁过程的观念因素与转轨经济学对影响转轨条件和策略的因素是不可分离的,两者之间可通过政策决策层对不同政策目标的优先排列顺序的选择...
关键词:粮食改革 市场政策 政策目标序 制度特征 
解释粮食政策变迁的观念逻辑:政治经济学的视野被引量:15
《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4期20-29,共10页赵德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粮食政策史:1949~2008"(项目编号:08BJL057)资助
政府的主流观念是政府决策层绝大部分成员赞成或共享的价值观、效率认知以及相应的思想理论模式,政府的政策理念决定了政策的具体或实际的安排。对于粮食政策而言,政府的主流观念最集中地体现为粮食政策目标的确立,既包括政策目标集合...
关键词:粮食政策 变迁 主流观念 目标优先序 政治经济学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目标与效率的冲突——对2004年中国粮食增产措施的经验研究被引量:2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40-46,共7页赵德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JL057)
价值导向的目标与效率目标问题一直是经济政策决策中(公正与效率)的两难冲突。2004年粮食产量和安全目标是政府特别优先考虑的政策价值目标,文章检验了这一政策价值目标的决策和现行的有关政治经济约束条件(变量)、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
关键词:粮食政策 产量和安全目标 政治经济条件 资源禀赋 效率特征 
中日粮食市场政策的比较及其研究启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8-12,共5页赵德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JL057);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比较政策分析一直是国外社会科学尤其是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研究的活跃领域,但中国国内有关比较政策分析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还十分缺乏。中日两国在粮食市场组织体系和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粮食市场政策的目标差异、粮食政策工...
关键词:中国和日本 粮食市场政策 比较政策分析 粮食流通体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