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1945-2010)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林强吴丽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台湾研究集刊》更多>>
相关主题:意象研究高楼空间诗学空间意象现代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中山北路的时空考古——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台北形象研究
《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6期83-92,共10页林强 
福建省教育厅B类项目"当代台湾散文中的台北空间形式研究(1945-2010)"(JB11044S)
街道,是城市至关重要的意象,是认知城市的基本通道。作为台北乃至台湾百年空间形象的缩影,中山北路的空间形象史及其象征精神具有典型意义。论文从散文文本出发,以中山北路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作为殖民空间、威权空间、情色空间和现代...
关键词:中山北路 空间形象 感觉结构 台北 散文 
巷弄与高楼的空间诗学——当代台湾现代主义散文空间意象研究之一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60-66,共7页林强 吴丽仙 
福建省教育厅B类项目"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台北空间形式研究(1945-2010)(编号JB11-13)"
巷弄与高楼,原本分别是乡土与都市两种典型的空间形式,亦体现出乡土与都市感觉结构的两种类型。但在当代台湾现代主义散文中,巷弄的畸零化、边缘化与荒漠化,表征出都市台湾的现代性感觉结构。高楼,则在追求极致化的都市空间形式中、在...
关键词:现代主义散文 空间 巷弄 高楼 
巷弄与高楼的空间诗学——当代台湾现代主义散文空间意象研究之一被引量:1
《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4期90-96,共7页林强 吴丽仙 
福建省教育厅B类项目"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台北空间形式研究(1945-2010)"(编号JB11-13)阶段性成果
巷弄是乡土社会最典型的空间形式之一;高楼无疑是都市空间朝向现代化的有形尺度。可以说,从巷弄到高楼,是社会空间结构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趋势。随着这种空间结构转型,世代居民的感觉结构也随之发生裂变。从横向的纵深到立面的高低,...
关键词:空间意象 现代主义 高楼 社会空间结构 现代化转型 散文 台湾地区 当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