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918012)

作品数:7被引量:10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伟刘峰于飞董昕张泽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学报》《岩石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变质演化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杂岩形成与变质演化的锆石U-Pb年代学限定被引量:6
《岩石学报》2012年第5期1674-1688,共15页张里 吴耀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91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21001;40772049;40972055)联合资助
本文对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地区分布的变质岩进行了岩相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林芝杂岩中的变质沉积岩主要由片麻岩和片岩组成,它们经历了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变质岩中的锆石多由继承的碎屑岩浆核和新生的变质边组成。继承锆...
关键词:林芝杂岩 锆石年代学 物质源区 构造热事件 新生代变质作用 拉萨地体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东南部新生代多期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
《岩石学报》2011年第11期3295-3307,共13页刘峰 张泽明 董昕 于飞 王伟 贺振宇 林彦蒿 严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21001、40772049、4097205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091801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PMR200907)联合资助
本文对拉萨地体东南缘东冈底斯带的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基于侵入关系划分出了5期花岗岩。前4期花岗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呈片麻状构造,而最后1期花岗岩未经历变形,呈块状构造。锆石U-Pb定年揭示,5期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分别...
关键词:花岗岩 岩石学 锆石U-PB年代学 岩浆作用 冈底斯带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南部的泥盆纪花岗岩被引量:28
《岩石学报》2010年第7期2226-2232,共7页董昕 张泽明 耿官升 刘峰 王伟 于飞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091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21001;40772049和40972055);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PMR200907)联合资助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体经历了强烈的中、新生代造山作用,以及最近确定的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的造山作用,而本文第一次报道了拉萨地体南部所经历的中古生代岩浆热事件。所研究的花岗岩分布于拉萨地体南部的加查附近,主要由斜长石、...
关键词:泥盆纪花岗岩 年代学 构造演化 拉萨地体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北部的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9
《地质学报》2010年第4期449-456,共8页张泽明 董昕 耿官升 王伟 于飞 刘峰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91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2049;4097205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GPMR200907)共同资助的成果
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体中分布的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变质岩一直被认为是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但并没有获得可靠的年代学证据。本文运用原位锆石U-Pb定年方法,在拉萨地体北部那果地区的变质岩中获得了约720Ma的变质年龄,从而证明拉萨地体北部...
关键词:拉萨地体 念青唐古拉岩群 锆石U-PB年龄 前寒武纪变质作用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南部林芝岩群的物质来源与形成年代:岩石学与锆石U-Pb年代学被引量:49
《岩石学报》2009年第7期1678-1694,共17页董昕 张泽明 王金丽 赵国春 刘峰 王伟 于飞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091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049);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PMR200907)资助
本文对位于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岩群中的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林芝岩群由角闪岩相的变质沉积岩和正片麻岩组成。变质沉积岩主要为含石榴石白云斜长角闪片岩、含石榴石云母石英片岩、含石榴石黑云钾长片麻...
关键词:林芝岩群 沉积源区 变质演化 地质年代学 拉萨地体 青藏高原 
西藏拉萨地体南部晚白垩纪石榴石二辉麻粒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0
《岩石学报》2009年第7期1695-1706,共12页王金丽 张泽明 董昕 刘峰 于飞 王伟 徐方建 沈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091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049);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PMR2009-7)资助
拉萨地体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其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消亡和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密切相关,是揭示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之一。本文报道了在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岩群中发现的石榴石二辉麻粒岩。这种岩石的共...
关键词:麻粒岩 安第斯型造山 晚白奎纪 拉萨地体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南部的紫苏花岗岩:安第斯型造山作用的证据被引量:18
《岩石学报》2009年第7期1707-1720,共14页张泽明 王金丽 董昕 赵国春 于飞 王伟 刘峰 耿官升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091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049)资助
青藏高原南部白垩纪形成的冈底斯岩基是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向北部的欧亚大陆之下俯冲形成的安第斯型会聚板块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研究证明,冈底斯岩基主要由钙碱性和埃达克质的花岗闪长岩组成,但本文报道了在冈底斯带东南缘产出...
关键词:冈底斯岩基 紫苏花岗岩 岩石学 锆石U-PB定年 安第斯型造山作用 青藏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