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无)

作品数:4被引量:9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喻国明张洪忠靳一欧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与写作》《国际新闻界》更多>>
相关主题:公信力媒介公信力公众社会职能社会公共产品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报纸公信力的定义和测量:指标建立被引量:1
《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4期21-22,共2页Philip Meyer 张洪忠(译) 欧亚(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3年度课题《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
根据《韦伯新学院词典》的注释,"令人可信的(to be credible)"被定义为:能够提供一些合乎逻辑的,使人信服的理由。然而,一些报社的编辑表达了另外的思考。他们认为,"公信力"这个概念应该增加一个额外的维度,即报纸在社区中保持和谐和领...
关键词:报纸公信力 定义 测量 七十年代 读者人数 普及率 原因 普遍 
给北京主要媒介公信力打多少分被引量:5
《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6期11-13,共3页喻国明 靳一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北京报业的竞争力水准与上海尤其是广州相比的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并不表示从专业评价角度来说北京的报纸就一定比广州和上海的报纸差,但报纸的价值尤其是市场价值的最终评判者不是专家而是普通受众,可以说北京的报纸...
关键词:媒介公信力 北京 市场价值 专业评价 报纸 竞争力 评判者 兴趣点 
中国大众传播渠道的公信力评测——中国大众媒介公信力调查评测报告系列被引量:23
《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29-34,共6页喻国明 张洪忠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对大众传播体系中各媒介渠道相对公信力、绝对公信力的调查发现,媒介渠道之间的公信力存在较大差异,并有明显的地域与城市类型差别。同时对整个传播体系中各传播渠道相对公信力的调查发现,国内电视依然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介渠道,各媒...
关键词:相对公信力 绝对公信力 媒介渠道 
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上)——兼论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被引量:72
《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喻国明 
喻国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媒介公信力评价是公众通过社会体验所形成的,对于媒介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的感知、认同基础上的评价,而媒介公信力则是指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
关键词:媒介公信力 大众媒介 社会职能 信赖 体验 公众 初探 现状与问题 社会公共产品 职业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