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267)

作品数:5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碧玉刘琳王启中李进平田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岩土力学》《化工环保》《工业用水与废水》更多>>
相关主题:污泥减量减量化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剩余污泥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湖泊底泥改性固化的强度特性和微观结构被引量:26
《岩土力学》2008年第4期1010-1014,共5页周旻 侯浩波 张大捷 田晓峰 李进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No.30270267)
将灰渣胶凝材料作为改性剂应用于湖泊环境疏浚底泥的固化处理,研究了改性淤泥的强度特性,探讨灰渣胶凝材料对淤泥的改性机理。改性淤泥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灰渣胶凝材料质量掺入比为5%时,能够显著提高改性淤泥的各个龄期强度;当...
关键词:湖泊底泥 固化 灰渣胶凝材料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活性污泥工艺中加代谢解偶联剂降低污泥产率的研究被引量:8
《化工环保》2005年第4期255-258,共4页朱继红 宋碧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267)
2,4,5-三氯苯酚(TCP)作为代谢解偶联剂投加到连续曝气分批培养的活性污泥工艺中,在30 d的运行期间,TCP质量浓度为2.0 mg/L和4.0 mg/L的污泥产率分别比对照反应下降了约25%和50%,而基质的去除率及出水的氮和磷浓度均未受很大影响,污泥的...
关键词:代谢解偶联剂 活性污泥工艺 污泥产率 2 4 5-三氯苯酚 
污泥减量化技术新进展被引量:14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年第3期5-9,共5页刘琳 宋碧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267)
污泥减量化技术是在剩余污泥资源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剩余污泥处置新概念。文章从机理、效率、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对代谢解偶联、维持代谢等的污泥减量化技术的优缺点和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污泥减量 解偶联 维持代谢 隐性生长 捕食作用 
两段式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第3期183-185,共3页刘琳 宋碧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270267)
试验对传统两段式生物反应器(TSBR)进行了改进,二段采用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BMBR);在一段HRT=SRT=2.82~4.23h,二段HRT=6.44~9.66h、SRT→∞,每日空曝气8h的运行条件下,对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后,出水水质稳定,CODC...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 试验研究 生物膜 两段式 NH4^+-N 运行条件 系统稳定 水质稳定 CODC 去除效率 有效控制 SRT 膜污染 曝气 出水 TP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减量新技术被引量:23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第6期295-297,共3页王启中 宋碧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267)
污水好氧处理会产生大量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成本高昂,减少污泥产量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代谢解偶联、增加维持能量消耗、隐性生长、微型动物捕食、高溶解氧工艺和膜生物反应器等污泥减量技术,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不同技术结...
关键词:污水处理 剩余污泥 减量化 代谢解偶联 隐性生长 膜生物反应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