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JJD86006)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袁爱中王阳张璐李洁胡海珍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民族大学贵州广播电视台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论坛》《环球人文地理》《新闻研究导刊》《西部广播电视》更多>>
相关主题:西藏宗教宗教传播新闻传播民族新闻纪录片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最心灵”“阳光西藏”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内容对比研究被引量:1
《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第12期13-15,17,共4页王秋静 袁爱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1XXW005
本文以西藏电视台两个微信公众平台"最心灵"和"阳光西藏"为研究样本,选取了两个平台关于十九大会议的推送数量、阅读量、稿件来源、内容议题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两个微信平台内容推送D特点,分析了目前还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两...
关键词:十九大 微信 传播影响 西藏 
广播电视栏目“主持人中心制”的探索
《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第12期16-17,共2页戴贞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1XXW005
"主持人中心制"不是一个新提法,其在西方媒体中早已盛行。这些主持人拥有决定栏目人员、确定报道选题和思路等权力,有利于驾驭节目,把握节奏与进程,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栏目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就"主持人中心制"在我国广播电视栏目...
关键词:广播电视栏目 “主持人中心制” 建立 
西藏地区媒介健康传播探析
《新闻论坛》2016年第5期75-78,共4页袁爱中 张璐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编号:10YJAZH112;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1XXW005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影响并塑造着人们的健康观念及行为。研究西藏健康传播,提高西藏地区健康传播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空中门诊》《藏地健康密码》及中国西藏新闻网(汉文版)做个案分析,探析西藏地区健康传播的媒介发展路径。
关键词:西藏 健康传播 媒介 
新媒体语境下西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纪录片《第三极》为例被引量:3
《新媒体研究》2015年第6期8-9,共2页李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号:11xw005);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号:10YJAZH112)的阶段性成果
以青藏高原为题材的大型纪录片《第三极》,经央视播出反响强烈,镜头直击并展现出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地貌,本文从传播学角度通过镜头具体分析出其内涵,从而更好的探析西藏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西藏 新媒体 传播 第三极 
民族新闻定义的新思考被引量:2
《新闻论坛》2014年第6期32-36,共5页袁爱中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6);"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编号:10YJAZH112)阶段性成果
民族新闻定义在学界争论不断,至今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定义。现有的民族新闻定义缺乏对新闻本质、民族问题本质明确的认知和界定,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和混乱。本文在分析现有民族新闻定义的基础上,得出民族新闻是关于少数民族的...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新闻定义 国家形象 统一定义 新闻传播 实践运用 民族新闻 传播活动 
浅析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
《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13期9-9,11,共2页胡海珍 袁爱中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6);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编号:10YJAZH112)的阶段性成果
在媒介融合的形式下,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是一种趋势,不仅有助于西藏藏语媒体发挥自己的优势还有助于弥补自身的不足。本文主要论述了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网络化的意义、表现及推进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网络化的对策。
关键词:西藏藏语传统媒体 网络化 对策 
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视野中“西藏形象”初探——浅析《消失的地平线》中涉藏内容及其影响
《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第2X期306-307,共2页张璐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6);“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编号:10YJAZH112)阶段性成果
《消失的地平线》有着丰富的涉藏内容,本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与西藏实际情况对照,进行逐一分析。探讨该书的涉藏内容所塑造的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视野中被神话美化后的西藏形象。这一形象深刻地影响着西方受众对西藏...
关键词:《消失的地平线》 西藏形象 神话美化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西藏宗教传播功能的双重性研究被引量:3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77-83,共7页袁爱中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6);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编号:10YJAZH1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的阶段性成果
西藏宗教是一种多功能的宗教。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转型,藏传佛教的传播表现出了功能的双重性。具体体现在五方面:宗教传播密切了人与神的关系,虚拟的精神世界却麻醉了、泯灭了、失却了民众对现实世界的生活激情;宗教传播有助于社会...
关键词:西藏 宗教传播 功能 双重性 
西藏宗教文化传播偏向问题研究被引量:3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36-41,共6页袁爱中 
作者主持的国家民委项目"西藏民俗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09XZ08);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编号:10YJAZH112);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6)的阶段性成果
西藏宗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传播的影响,但宗教又对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造成传播的偏向。在西藏,宗教是传统文化的灵魂。西藏的宗教造就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观念、传播符号、效果的偏向,这种偏向带来深远的社会、经济、政...
关键词:西藏 宗教传播 传播偏向 现实效应 
西藏和平解放60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传播学意义分析被引量:2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1期101-107,共7页袁爱中 
国家民委项目<西藏民俗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为09XZ08);2010年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编号:10YJAZH112);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为11xxw00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传播学的"传递观"分析了西藏60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传播学意义,提出交通运输是传播的应有之义,并且是构成了信息传播的基础的观点。结合西藏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分析了西藏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以...
关键词:传播 社会变迁 社会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