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61999043310)

作品数:10被引量:21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罗群庞雄奇黄捍东姜振学朱之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主题: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圈闭油气勘探油气聚集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柴达木盆地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聚集效应与成因被引量:10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第2期19-22,共4页王风华 罗群 李玉喜 李荣权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聚散机理与定理研究"(619990433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PX060696)资助
断裂沟通含油气盆地不同层位、不同时代的烃源岩和生储盖组合,成为连接烃源岩和各种圈闭的重要渠道,导致了多种类型的与断裂有关的油气藏的形成。柴达木盆地的断裂控烃特征明显,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聚集现象十分普遍,不同构造系统区具有...
关键词:断裂上下盘 油气聚集 差异成因 柴达木盆地 
中小型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与成藏模式——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被引量:25
《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第6期560-565,573,共7页罗群 吏锋兵 黄捍东 周海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619990433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PX060696)
中小型含油气盆地凹隆相间,同沉积断裂和褶皱发育,相变剧烈,不整合面多,生储盖组合优越,具备大规模形成隐蔽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和地质条件。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存在断裂坡折、挠曲坡折和沉积坡折等多种成因类型的坡折带,它们控制了上倾尖...
关键词:地质背景 成藏模式 隐蔽油气藏 坡折带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叠合盆地及其基本地质特征被引量:10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第4期12-14,共3页韩保清 罗群 黄捍东 李令喜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619990433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PX060696)。
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由多个单型盆地经多方位叠加复合而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盆地称为叠合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史是叠合盆地本质特征;叠合盆地具有复合不整合面,叠置地质结构,断裂不整合系统复杂,构造变型样式多样等4个基本地质特征;叠...
关键词:叠合盆地 地质特征 油气勘探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特征与油气圈闭成因类型被引量:6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3-15,25,共4页黄龙威 罗群 傅广(审稿)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61999043310)
以总结断裂控制特征为目的,采用盆地构造解析法,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特征及油气圈闭成因类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平面展布具有南北成带,东西分块的特征;纵向上分为发育深层和浅层两大断裂系统;断裂控制褶皱形成和演化;油...
关键词:断裂特征 演化模式 油气圈闭 成因类型 柴达木盆地北缘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5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黄捍东 罗群 王春英 姜晓健 朱之锦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聚散机理与定理研究"(619990433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PX060696)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
关键词:柴北缘 剥蚀量 恢复 地震剖面 镜质体反射率 
一种有效追踪油气运移轨迹的新方法——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及其应用被引量:58
《地质论评》2005年第2期156-162,共7页罗群 庞雄奇 姜振学 
国家 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编号 619990 43 3 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编号 PX0 60 696)资助的成果。
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断裂的不同部位对油气的输导能力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 ,从而造成沿油源断裂分布的油气圈闭具有明显的油气差异聚集结果。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开启的断裂都是油气运移通道的错误观念 ,强调...
关键词:优势 断面 柴达木盆地北缘 应用 轨迹 追踪 油气运移通道 不均一性 油气圈闭 不同部位 断裂分布 错误观念 勘探目标 分析步骤 含油气性 勘探成果 油气藏 断裂带 能力 气差 油源 
深盆气高孔渗富气区块成因机理物理模拟实验与解析被引量:9
《石油实验地质》2004年第4期383-388,共6页马新华 王涛 庞雄奇 金之均 罗群 王强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61999043310).
实验表明,深盆气及其富气区块的压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地质条件(供气强度和供气量)的变化呈周期性变化。深盆气富气区块与周边的致密砂体在深盆气的建设阶段各形成两套独立的正压(高于静水压力)压力系统,这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孔渗...
关键词:物理模拟实验 压力变化 成藏机理 高孔渗砂体富气区块 深盆气 
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5
《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陈少军 罗群 王铁成 胡勇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聚散机理与定理研究"(编号61999043310)
基底断裂决定了基底构造格架和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发育,盆地断裂分级控制作用明显,一级断裂控制着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发育;二级断裂是划分构造单元和控制烃源岩区的重要界线;三级断裂明显地控制了各类构造圈闭带的形成和分布;四级...
关键词:油气分布 地质构造 圈闭 断裂 
柴达木盆地断裂系统特征与油气勘探战略方向被引量:9
《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第5期426-431,共6页孙德君 罗群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61999043310);中国博士科学基金
基底断裂格局决定了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发育,导致了北缘、中部和昆北3个各具特色的断裂构造系统。北缘断裂构造系统平面上以反S展布、剖面上以一系列北倾南冲的逆冲断层带及其所控制的同沉积构造呈阶梯向南下掉为特点,受北部祁连山构造...
关键词:断裂系统 油气聚集 盆地腹地 勘探战略 柴达木盆地 
断陷盆地群的含油气系统特征——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被引量:52
《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罗群 庞雄奇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聚散机理与定理研究"(编号61999043310)
从构造、地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出发,以含油气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划分和比较了乌尔逊、贝尔凹陷6个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根据各含油气系统的断陷构造样式、断裂发育特征、油气藏类型和分布,总结出双断反转型、断超反转型、断超...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 断陷 含油气系统 模式 预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