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98C09)

作品数:18被引量:37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鸿铁薛建阳张鹏程高大峰谢启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更多>>
相关期刊:《工业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世界地震工程》《建筑结构》更多>>
相关主题:振动台试验木结构古建筑木结构古建筑榫卯节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随机地震激励下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的响应分析被引量:4
《工业建筑》2014年第2期45-49,54,共6页马辉 薛建阳 赵鸿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878043;5110837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10123);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项目(E0100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8C09)
为了研究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的随机地震响应特征,以西安鼓楼为例,分别建立了鼓楼下部高台基、上部木结构和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选择合理的地震动模型,采用绝对位移直接求解的虚拟激励法,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谐响应分析模块对鼓楼...
关键词:随机地震激励 虚拟激励法 高台基 木结构 古建筑 功率谱 
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8
《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第11期95-104,共10页薛建阳 张风亮 赵鸿铁 隋 谢启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78043;5110837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1012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8C09);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E01001)
主要对按照宋代《营造法式》构造要求制作的古建筑木结构实体加固模型进行模拟振动台试验。选用三条地震波分别对结构模型的柱根、柱头、铺作、乳栿的位移、加速度响应、地震剪力以及榫卯节点的内力进行定量研究,并对结构的破坏形态、...
关键词:古建筑 木结构 碳纤维布 加固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古建筑木结构基于结构潜能和能量耗散准则的地震破坏评估被引量:13
《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第8期127-134,共8页薛建阳 张风亮 赵鸿铁 谢启芳  张锡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878043;5110837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10123);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E0100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8C09);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为了掌握古建筑木结构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及对应的破坏状态,对震后古建筑木结构的破坏程度做出合理的评估,基于燕尾榫柱架和枓栱铺作层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和能量耗散原理,将燕尾榫柱架和枓栱铺作层作为两个耗能构件,计算其...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 抵抗破坏潜能 能量耗散 地震破坏评估 破坏系数 
单层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动力分析模型被引量:9
《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第8期135-142,共8页薛建阳 张风亮 赵鸿铁 葛鸿鹏  谢启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878043;5110837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10123);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E0100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8C09);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由于其独特的构造特点而具有与现代建筑结构不同的抗震性能,现有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对于古建筑木结构不再适用。基于其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及动力破坏形态,给出了关键构件的简化分析模型,将柱架简化为"摇摆柱",...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 单层殿堂式 抗震性能 摇摆柱 剪弯杆 动力分析模型 
古建筑木结构榫卯节点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7
《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第8期143-148,共6页薛建阳  葛鸿鹏 赵鸿铁 张锡成 张风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373;5987804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8C09);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1012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对宋代殿堂式木构建筑心间缩尺模型已残损的燕尾榫节点用碳纤维(CFRP)布进行加固,并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选用El Centro波、Taft波、兰州波作为输入地震波,采用多点多指标同步测量柱根、柱头、斗栱的地震响应,对CFRP加固模型结构的...
关键词:古建筑 木结构 加固 碳纤维布 振动台试验 
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性能研究综述被引量:65
《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第8期1-10,共10页赵鸿铁 张风亮 薛建阳 谢启芳 张锡成 马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878043;5110837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10123);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E0100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8C09);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台基、柱脚的平摆浮搁、梁柱节点的半刚性榫卯连接、柱架的生起和侧脚、梁端的雀替、枓栱铺作层以及"大屋盖"等特殊的营造技术,以及水平地震作用下古建筑木构架良好的自复位性能,使得古建筑木结构能历经千百年保存至今。在分析古建筑木...
关键词:古建筑 木结构 研究综述 抗震性能 营造技术 
古建木结构榫卯节点减震作用研究被引量:14
《建筑结构》2010年第S2期30-36,共7页葛鸿鹏 周鹏 伍凯 赵鸿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78043);陕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8C09)
由榫和卯组成的榫卯节点具有良好的弹性及较好抵消水平推力作用特性,因而能承受一定荷载作用。按照宋代《营造法式》有关大木作性质与构造要求制作的木构架模型,通过缩尺比例为1/3.52二等宫殿当心间模型进行模拟地震动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 木结构 振动台试验 榫卯连接 
古建木结构榫卯连接的扁钢加固试验被引量:27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220-224,共5页姚侃 赵鸿铁 薛建阳 李俊华 谢启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7804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8C09)
通过比例为1:3.52的古建木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用Q235扁钢加固榫卯连接节点的加固性能及效果.对模型加固前后的加速度、位移时程响应、自振频率和阻尼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刚度略有提高,但符合刚度等效的加固原则...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 振动台试验 抗震加固 榫卯 动力反应 
木构古建筑柱与柱础的摩擦滑移隔震机理研究被引量:60
《工程力学》2006年第8期127-131,159,共6页姚侃 赵鸿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7804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8C09)
通过对木构古建筑柱础和柱架形式及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柱与柱础的摩擦滑移隔震体系模型,给出了柱脚滑移判定条件;运用随机振动理论FPK方程提出了柱与柱础间滑移量在白噪声过程作用下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摩擦滑移隔震位移量的试验测定。...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 木结构 振动台试验 滑移隔震 柱础 位移响应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79
《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第6期6-11,共6页薛建阳 赵鸿铁 张鹏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98780 4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98C0 9)
通过一殿堂木结构 1∶3 5 2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将榫卯和斗拱的力学模型比拟为变刚度弹簧单元 ,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大震下柱底与础石的滑移和榫卯与斗拱的摩擦阻尼作...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振动台试验 动力反应 变刚度弹簧 耗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