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1996]17)

作品数:4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小明黄小华唐显映敬宗林杨汉丰更多>>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川北医学院学报》《实用放射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螺旋CT三期扫描三期扫描小肠肠梗阻螺旋CT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CT诊断实验性小肠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的准确性被引量:9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第6期977-980,共4页黄小华 张小明 杨林 杨汉丰 唐显映 高晓风 杨正伟 周继雍 
四川省教委青年基金(川教科[1996]17号)
目的探讨CT诊断兔小肠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只,结扎长约10~15cm的小肠两端,形成单纯性闭袢;B组30只,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引流静脉;C组15只,在B组操作基础上同时结扎闭袢肠段...
关键词:肠梗阻 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小肠梗阻中的价值被引量:2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58-161,共4页黄小华 张小明 杨林 周立绥 敬宗林 杨汉丰 唐显映 罗开 
四川省教委青年基金资助(川教科[1996]17号)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小肠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A、B、C三组小肠梗阻CT影像,A组为单纯性的螺旋CT横断面图像,B组为单纯性MPR后处理图像,C组为螺旋CT横断面图像并辅以MPR(multipl...
关键词: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后处理 
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肠早期缺血的评价被引量:9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第8期709-712,共4页黄小华 张小明 董国礼 敬宗林 唐显映 翟昭华 李春平 
四川省教委青年基金资助 (川教科 [1 996] 1 7号 )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肠早期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健康者 (对照组 )和 45例肠缺血患者 (观察组 )扫描前均口服水。静脉团注造影剂后 ,分别于增强后 3 0s(动脉期 )、60s(静脉期 )、180s(延迟期 )行螺旋CT扫描。并分别测...
关键词:螺旋CT 三期扫描 小肠缺血 早期诊断 诊断标准 病理生理学 
正常小肠螺旋CT三期扫描评价被引量:10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年第7期678-680,共3页黄小华 张小明 唐显映 杨汉丰 董国礼 杜勇 翟昭华 敬宗林 李春平 
四川省教委青年基金资助 (川教科 [1 996] 1 7号)
目的 提高对正常小肠螺旋CT三期扫描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  80例健康患者 ,扫描前口服水。静脉注射造影剂后 ,分别于增强后 3 0s(动脉期 )、60s(静脉期 )、180s(延迟期 )行螺旋CT扫描。分别测取三期中小肠各段肠壁及系膜的CT值。结果...
关键词:正常小肠 螺旋CT 三期扫描 影像学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