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542029)

作品数:6被引量:4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斌黄玉溢陈桂芬杨心仪林世如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西南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土壤岩溶地区土壤系统分类耕作土壤微量元素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广西砖红壤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被引量:4
《广西农业科学》2010年第5期447-451,共5页黄玉溢 陈桂芬 刘斌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542029)
根据广西滨海地带6个砖红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对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逐一确定各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及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探讨该地区土壤发生分类砖红壤与土壤系统分类之间土壤类型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
关键词:砖红壤 土壤系统分类 广西 
广西猫儿山土壤形成特征及其系统分类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1期188-193,共6页黄玉溢 陈桂芬 刘斌 林世如 杨心仪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542029)
为确定广西猫儿山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类型归属,通过对猫儿山的实地考察,选取不同海拔的6个山地土壤剖面进行描述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猫儿山土壤的形成特征,并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检索,确定各剖面...
关键词:猫儿山 形成特征 土壤系统分类 
石灰性土壤桑树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7
《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第6期788-791,共4页陈桂芬 黄玉溢 刘斌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542029)和(桂科自0728067)
通过对石灰性土壤地区的桑园调查和室内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桑树黄化病主要是缺铁引起的,由于土壤有效铁含量较低(DTPA-Fe≤13mg/kg),或是因土壤中交换性Ca和HCO3-浓度过高,使土壤铁的有效性降低,桑树表现缺铁症状。通过合理...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 桑树 黄化病 防治对策 
广西土壤成土条件与铁铝土成土过程特征研究被引量:7
《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第6期1622-1625,共4页黄玉溢 林世如 杨心仪 陈桂芬 刘斌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542029)
选用1971~1980年广西气象、地质资料,从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5个方面对广西土壤成土条件进行分析,并对铁铝土52个土壤剖面的B层52个土样进行土壤pH值和交换性铝、钾、钠、钙、镁、土壤全铁和全硅、游离氧化铁含量测定。结果...
关键词:广西 成土条件 铁铝土 特征 
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及其评价被引量:11
《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第2期380-383,共4页刘斌 黄玉溢 陈桂芬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542029)
采集广西岩溶地区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硼、锌、铜、铁、锰、钼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有效硼为0.18mg/kg,有效锌为1.30mg/kg,有效铜为2.35mg/kg,有效铁为49.20mg/kg...
关键词:耕作土壤 微量元素 岩溶地区 广西 
岩溶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的研究被引量:8
《广西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653-656,共4页陈桂芬 黄玉溢 刘斌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自0542029)
为探讨岩溶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分布规律,选取广西6个不同岩溶地区的10个石灰性土壤剖面、不同层次样品共32个,进行微量元素Cu、Zn、Fe、B的有效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层次不同样品有效Cu、Zn、Fe含量差异较大,而有效B含量差异较小;有效...
关键词:岩溶地区 土壤微量元素 分布规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