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6601010901)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赣罗文华陈虎翅银陈杨江荣更多>>
相关机构: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物理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更多>>
相关主题:密度泛函理论UCO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CO_2在α-U(001)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被引量:5
《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第10期2319-2325,共7页李赣 罗文华 陈虎翅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660101090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基金(2008A0301013)资助项目~~
采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0.25ML覆盖度下CO_2在α-U(001)表面上的吸附和解离,得到了CO_2的稳定吸附构型和吸附能,确定了CO_2的解离过渡态和解离能垒,探讨了CO_2与表面U原子的相互作用本质.结果表明CO_2趋向以C(O)-U多键结合方式...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α-U(001)表面:CO2分子: 吸附 
N_2,CO_2,O_2与铀初期反应动力学研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第8期1434-1437,共4页李赣 银陈 罗文华 汪小琳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2009A0301019);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6601010901)
采用微压PVT方法测定了323K下N2、CO2和O2在清洁铀表面的饱和吸附量及反应概率,对比分析了3种活性气体的反应活性及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N2、CO2和O2同呈吸附量(覆盖度)趋近一个极大值,反应概率随吸附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反应活性强弱...
关键词: 活性气体 反应活性 动力学性质 
氧在金属铀表面的初期动力学被引量:1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银陈 李赣 张志 杨江荣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9140C6601010901)
为了获得氧与铀初期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实验利用表面吸附分析系统,采用微压PVT方法研究了O2在清洁铀表面的初期吸附反应行为,测量了饱和吸附量和反应概率。结果表明,氧的吸附量趋近一个极大值,约4.3×1015/cm2,粘附概率起初随吸附量增加...
关键词: PVT 吸附量 粘附概率 动力学 
O_2在α-U(001)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第10期1283-1289,共7页李赣 罗文华 陈虎翅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6601010901)资助项目
采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计算了O2在α-U(001)表面吸附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并对H2、O2的吸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O2分子在α-U(001)面上呈强解离化学吸附,吸附能为9.54~10.22eV,O-O距离较大的D+D-II构型...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α-U(001)表面 O2分子 吸附 
CO在α-U(001)表面的吸附被引量:5
《物理化学学报》2010年第5期1378-1384,共7页李赣 罗文华 陈虎翅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6601010901)资助项目~~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计算了CO在α-U(001)表面的吸附、解离和扩散.结果表明:CO分子以CU3OU2构型化学吸附在α-U(001)表面,吸附能为1.78-1.99eV;吸附后表层U原子向上迁移,伴随着褶皱的产生;CO分子与表面U原子的相互作用主...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α-U(001)表面 CO 吸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