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7-007-1)

作品数:9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丛海兵章清琳吴黎明苏春雅张永春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河海大学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环境科学》《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环境科技》《环境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微污染水浮床植物黄菖蒲节能生物接触氧化法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原水碳源分子量分布及DPB效能对酸化时间的响应被引量:5
《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第3期797-803,共7页刘祥 何成达 刘雯 朱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7-00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B14020391)
采用超滤-纳滤膜法对污水中碳源分子量(MW)进行切割试验,并测定各区间总有机碳(TOC)浓度以了解污水碳源组成特性;同时采用污水酸化技术,研究在不同酸化时间,碳源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及对厌氧-膜好氧-反硝化(A2N)工艺中反硝化聚磷菌(DPB)用...
关键词:碳源 分子量 分布 DPB污泥 酸化 
扬州市城区内河优化换水方案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第6期27-31,共5页鲁梦江 丛海兵 王金辉 汪智霞 苏春雅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09ZX07317-007-1)
通过分析扬州市城区内河各河段的流量关系和水质关系,建立城区内河水系优化换水数学模型,合理分配各内河的换水量,使得各内河出水口水质有所改善且相当,实现扬州市城区内河换水方案的优化。开发的开放性可视化优化换水软件,方便用户随...
关键词:城区内河 优化换水 水质模型 优化换水数学模型 优化换水软件 
瘦西湖风光电能驱动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水净化系统结构与功能被引量:1
《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胡孟春 张永春 王文林 唐晓燕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7-007-1)
在瘦西湖选择中试河段,利用太阳能风能绿色能源,研发了风光电能驱动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水净化系统。系统由风光互补发电子系统、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子系统、植物生态子系统组成。风光电能驱动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水净化系统运行正常。按照...
关键词:瘦西湖 风光电能 曝气 水净化系统 
2种耐寒生态浮床植物的水质改善性能研究被引量:34
《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第1期51-56,共6页丛海兵 吴黎明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7-007-1)
引种了2种陆地湿生的耐寒植物——黄菖蒲和西伯利亚鸢尾作为生态浮床植物,以水生美人蕉为对比,进行了水质改善实验研究。在6个月实验期内,黄菖蒲、西伯利亚鸢尾和美人蕉(5个月)对SRP的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79.27、20.92和34.29 mg/(m2.d),...
关键词:生态浮床 黄菖蒲 西伯利亚鸢尾   
脉冲扬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微污染水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第19期28-31,共4页丛海兵 章清琳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7-007-1)
采用脉冲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城市河道水体的小试,得到了优化的技术参数:曝气强度为4 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2 h,停曝比为(6:4)~(8:2),曝气周期≤2min。在优化的技术条件下,脉冲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氨氮和COD_(Mn)的...
关键词:脉冲扬水曝气 生物接触氧化 微污染水 节能 
扬州市城区水系补水优化调控技术研究——以二道河为例被引量:3
《环境科技》2011年第3期21-24,28,共5页苏春雅 丛海兵 王东京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2009ZX07317-007-1)
以保障城市水体景观,控制城市水体黑臭、控制藻类繁殖为目标,以水体溶解氧为控制性指标,根据各条河道承受的溢流污水、雨水等外源污染和底泥污染释放内源污染,确定各条河道所需的补水量。对扬州市典型的内河(二道河)进行污染调查分析,...
关键词:河流水质模型 补水量 溶解氧 城市河道 污染负荷 
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微污染水实验研究被引量:4
《环境科技》2011年第2期4-6,共3页章清琳 丛海兵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2009ZX07317-007-1)
实验研究了不同间歇条件下,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比较了其对比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为4 m3/(m2.h),停曝比为6∶4~9∶1的间歇曝气条件下,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氨氮和CODMn...
关键词:间歇曝气 生物接触氧化 微污染水 节能 
3种浮床植物及人工水草去除水中氮磷的研究被引量:24
《环境科技》2010年第3期12-16,共5页吴黎明 丛海兵 王霞芳 章清琳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9ZX07317-007-1)
引种了能越冬的浮床植物黄菖蒲、西伯利亚鸢尾,采用维纶醛化丝制作平行排列式人工水草,与美人蕉进行水质改善比较研究,对SRP,TP,NH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70.39%-99.22%,62.07%-94.98%,58.03%-99.26%,59.67%-91.06%。其中,黄菖蒲去除...
关键词:生物浮床 黄菖蒲 人工水草 水体净化   
风光电能驱动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水净化系统的研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年第A01期30-33,共4页胡孟春 张永春 王文林 唐晓燕 王金辉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7-007-1)
按照系统集成的设计思想,研发了利用太阳能、风能绿色能源驱动的风光电能河湖水体净化系统。系统由风光互补发电子系统、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子系统、植物生态子系统3个部分组成。系统连续运行7个多月的水质检测结果表明,系统对于水体充氧...
关键词:水净化系统 风光电能 太阳能 风能 曝气生物接触氧化 微污染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