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3180)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亚外语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更多>>
相关主题:韩国文学形象学娜拉形象小考无产阶级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从“底层”话语的形成谈中韩知识分子的不同行知方式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3期70-75,共6页苑英奕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冷战中期韩国‘民众文学’研究"[W2013180];大连外国语大学中韩比较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1.小引 2006年4月12日的《河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2006年的中国文坛,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以从未有过的鲜明、饱满的形象进入了小说领地。今年1月,中国作协主管的《小说选刊》改版,把一张民工坐在路边啃馒头的照片放到了封面上,同...
关键词:罗伟 中国作协 《河南日报》 中韩 创作动机 农民工现象 马嘶岭血案 中国小说学会 人物塑造 曹征路 
“娜拉”形象的重塑在韩国无产阶级文学中的作用——论蔡万植的《走出玩偶之家后》被引量:1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5年第2期41-46,共6页苑英奕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冷战中期韩国‘民众文学’比较研究"(W2013180)的阶段性成果
上世纪20年代初,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被介绍到韩国,主人公"娜拉"作为"自由女性像"受到广泛的关注。十余年后的1933年,作家蔡万植以翻案的形式创作了小说《走出玩偶之家后》。迄今为止,韩国学界普遍认为作品中的"娜拉"是对前者妇女解放...
关键词:“娜拉” 《走出玩偶之家后》 无产阶级文学 韩国文学 蔡万植 
韩国现代文学中中国人形象的变迁小考被引量:1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3年第2期26-29,91,共5页苑英奕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冷战中期韩国‘民众文学’研究"(W201318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形象学的角度考察了韩国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六篇小说,这六篇小说中对于"他者"中国的表述伴随时代而发生变迁,正是这种变迁反映出韩国现代文学这一"自我"身份的变化里程。文章发现,韩国现代文学深受当时历史语境的束缚,中国人形象...
关键词:形象学 中国人形象 韩国现代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