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11207002)

作品数:8被引量:4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孟鹏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林业科技》《林业科技通讯》更多>>
相关主题:红松人工林PINUS结实性赤松章古台沙地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不同产地红松幼林结实性研究被引量:4
《林业科技通讯》2018年第4期11-14,共4页尚福强 
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11207002)
主要以红松(Pinuskoraiensis)结实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17个产地红松结实与生长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松幼林结实与生长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辽宁产地的林分结实量以及结实株率最高,红松单...
关键词:红松 PINUS koraiensis 不同产地 结实 生长 单株 
红松人工林优良单株早期选择研究被引量:6
《林业科技通讯》2017年第5期10-13,共4页尚福强 
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林木遗传资源保护及良种选育(编号:2011207002)
为了缩短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选择年限以及提高木材产量,本研究通过分析红松的生长变异规律、相关性、早期选择效率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来确定红松人工林优良单株早期选择的适宜年龄。根据红松人工林生长规律以及林地状...
关键词:红松 PINUS koraiensis 人工林 树高 胸径 材积 早期选择 
红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形态特征的差异被引量:1
《林业科技通讯》2015年第9期12-15,共4页尚福强 
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林木遗传资源保护及良种选育(编号:2011207002)
对24份红松(Pinus koraiensis)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形态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种子在种长、种宽、种厚、种皮厚、千粒质量、长宽比、长厚比及宽厚比8个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千粒质量均值超过对照7.2...
关键词:红松 无性系种子园 种子 形态特征 差异 
生产力指数法对不同产地红松的表型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辽宁林业科技》2015年第4期5-7,28,共4页尚福强 
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11207002)
利用红松在辽宁东部地区两个参试点的生长资料,分别以树高和地径为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基因型分组法以及生产力指数法对红松生长性状的稳定性进行划分,并将17个产地红松进行分类。红松种内的遗传变异相差很大,树高和地径变异范围分别...
关键词:红松 稳定性 回归分析法 基因型分组法 生产力指数法 
红松果林高产无性系(9512、9526)选育报告被引量:5
《林业实用技术》2015年第3期25-27,共3页尚福强 
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林木遗传资源保护及良种选育(编号:2011207002)
以红松结实性状为选择指标,阐述了在红松人工林中结实性状的优树选择及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区域化试验结果表明,9512和95262个无性系表现出较强的结实特性,于2010年通过了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良种编号为辽S-SC-PK-009-2010,并对其利用...
关键词:红松 结果 高产无性系 选育 良种审定 
章古台沙地37年生赤松和樟子松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5
《辽宁林业科技》2013年第5期20-23,44,共5页孟鹏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23);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11207002和2011207004);"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科技推广项目(2011-05)
对章古台沙地37年生赤松和樟子松生长量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并采用解析木法对二者的生长进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地赤松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均高于樟子松,分别是樟子松的1.15和1.23倍,并且其生长指标变异系数较小。两树种生...
关键词:章古台 赤松 樟子松 生长特性 
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的结实性研究被引量:6
《林业实用技术》2013年第9期24-26,共3页尚福强 王行轩 张利民 宫研 林海 
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11207002)
调查了辽宁省草河口地区30-80年生5个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的个体结实量,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了各林龄红松优树结实量个体间、年度间差异以及林龄间差异。结果表明:红松的结实量受年度影响较大,有丰年、欠年和平年之分。红...
关键词:红松 人工林 优树 结实量 
不同产地红松生长性状地理变异规律的研究被引量:8
《辽宁林业科技》2013年第4期9-11,25,共4页尚福强 王行轩 张利民 林海 宫研 
辽宁省农业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11207002)
利用红松在辽宁东部地区两个参试点的生长资料,从生态遗传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典型性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了红松幼龄林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即树高与地径是以海拔垂直梯度的渐变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型变异。红松幼龄林的生长表现...
关键词:红松 不同产地 生长性状 地理变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